南线全面攻势(4)

权衡了形势后,马利诺夫斯基决定,以第51、28集团军,在第3近卫机械化军,以及来自北高加索方面军的骑兵机械化集群配合下,从东、东南,占领罗斯托夫。第2近卫集团军,第5突击集团军,由第2近卫机械化军配合,由北面迂回罗斯托夫。

2月6日夜间,苏军首先发起了攻取巴泰斯克的战斗,并在拂晓时占领全城。2月7日,亚速也落入苏军之手。至此,罗斯托夫以南直到亚速海的地盘已经被苏军夺取。同一天,红军第28集团军抵达顿河左岸,遥望着火光冲天的罗斯托夫城。

1943年2月8日,苏军发动了夺取罗斯托夫的最后战斗。北面的第2近卫集团军,第5突击集团军进攻顺利;南翼,第28集团军强渡顿河,于凌晨3时开始歼灭德军工事。苏军得以突破德军第一防御地带,扩大了右岸的登陆场,并攻占了罗斯托夫南区的一些街道,却依然被阻止在罗斯托夫城下。

马利诺夫斯基决心加强北翼的攻势,以截断罗斯托夫德军的退路。为此,将第4近卫机械化军调给第5突击集团军,第3近卫机械化军调给第2近卫集团军。2月12日,第2、3、4近卫机械化军几乎齐头并进的推进到了大克列斯卡亚平原。

迫于苏军几乎全方位的压力,同时鉴于第1装甲集团军已经逃离高加索,曼施坦因在2月14日放弃了罗斯托夫,并将部队撤退向米乌斯河一线。红军第28集团军随后占领了罗斯托夫。对德国的达官显贵来说,丢失该城有一项“重大”意义:当纳粹德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忍饥挨饿的1942年圣诞节,纳粹乌克兰总督科赫,却派专机到罗斯托夫搜集了200磅鱼子酱以供个人享用。

此后,苏南方方面军尾随着曼施坦因追击了一段时间。第4近卫机械化军冲在最前面,其14辆坦克,1200名冲锋枪手,甚至在2月17日夜间强渡米乌斯河,尾随败退的德军冲进了阿纳斯塔西耶夫卡,捣毁了德第29军军部。

但这次突袭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后续支援,只有第33近卫步兵师2个团渡过米乌斯河。而第2、3近卫机械化军,却因为油料中断,直到2月20日才推进到米乌斯河一线,众多步兵师更是被抛在后面。而在此前的2月19日,德军已经封闭了第4近卫机械化军的突破口,直到2月21日夜间,第4近卫机械化军的残部才逃回了东岸。

至此,红军攻势结束。从1月初开始,他们已经在罗斯托夫方向推进了300-450公里。

此后,曼施坦因最南段的阵地——米乌斯河防线,开始稳定下来。并由霍利德战役集群的第17、29军等部队负责防御。1943年3月6日,在米乌斯河防御部队,以及霍利德战役集群司令部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德国第6集团军。

而在米乌斯河防线稳定前后,曼施坦因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到别的地方去了。在他的北部侧翼,红军西南方面军还在继续向马里乌波尔和第聂伯河疾进;在放弃罗斯托夫前的2月13日,希特勒还下令将原B集团军群部队也交给他指挥,魏克斯元帅的B集团军群司令部则撤离了东线。

至此,亚速海至库尔斯克西部地域的全部德军,也就是原来顿河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部队,都在曼施坦因控制之下,为此建立了新的南方集团军群,其司令部设在第聂伯河畔的扎波罗热。但曼施坦因并没有什么理由高兴。不仅因为他的战线也随之延长,而且在苏军两次合围中几乎全面崩溃的B集团军群战区根本带不来什么生力军,带来的只有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方向的巨大危机而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