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些青少年有的缺乏约会的兴趣(或能力),有的完全局限于两人或三人的小圈子,有些则处于上述那个大的网络中。如果你认为人们以同样方式作决定,那就错了。如果你认为,人口特征或他们对某种品牌的啤酒或汽车的喜爱有助于说明他们的偏好,那么你也错了。这种多数社会学家研究人类选择的方法,其实站不住脚。
人以群分
事实证明,并非只有学生们的选择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研究了一系列的例子,发现人们即使在境遇相仿、条件类似的情况下,也采用迥然不同的决策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甚至我们两位作者之间都无法理解彼此的方式。
现在想象一下,异想天开公司营销部来访问我们,他们先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回答,然后与我们交流,以弄懂我们的行为方式。利用焦点小组作调研就是这种方法:调查者希望,通过研究少数几个人,可以掌握更深入、更详细的情况。
对于营销人员所提的种种问题,我们两人的答案几近相同。我们年龄相仿,都是白人、男性。德?马尔奇本科在维克森林大学就读,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历史,后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拿到政治学博士学位;汉密尔顿拥有经济学与政府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都是在哈佛大学攻读的。要说这种差别,除了能迷惑那些假充内行的人,恐怕别无用处。甚至连杜克大学给我们的薪水都差不多。
如果营销人员了解我们在其他方面的选择,那我们俩就更像是同类了。我们都是已婚(而且无离婚史),每人都有两个男孩,且他们的年龄也相仿。我们住的都是单门独院的房子,屋里都摆满了书籍,我们在车道上停的车都是斯巴鲁(另外,我们以前开的车都是沃尔沃)。此外,我们的相同点还有很多,主要是向你表达一个意思: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我们就像是克隆人。在访问我们的调查者看来,我们总会作出相似的决定。
政治
我们做朋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知道,其实上面的结论很有问题。尽管看起来我们是同一类人,但是我们俩能明显感觉到,我们作选择的方式其实截然不同。并非我们偏好不同所以行事方式不同。而是说,我们做决策的方式不同,这一过程本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