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超越(11)

情感张力的作用机制,在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上都广泛存在。它是一种妥协的机制,一种带人走向平庸的机制。正如萨默塞特?毛姆(Somerset Maugham)所说:“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自己的最佳状态。”

当我们无法承受情感张力时,我们就不再坚持目标,而是放任它受到侵蚀。另一方面,当我们理解了创造性张力,并使其通过降低愿景以外的方式起作用时,愿景便成为了一股活跃的推动力量。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说:“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做什么。”真正有创新力的人,能够让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发挥作用,从而产生推动变革的能量。

以阿伦?凯(Alan Kay)为例,他是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PARC)的主任,这个研究中心从许多方面促成了个人电脑的诞生。事实上,凯的愿景是开发一种与众不同的机器,用他的话说,它叫做“活本”(dynabook),那是一种概念笔记本,能够与使用者进行互动。通过它,孩子们可以测试自己的理解能力,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将传统书本中静态呈现的内容和思路,按照自己的创意重新排布。但从某种意义上凯可以说是失败了,因为这个“活本”的愿景从未成为现实。然而,这个愿景使电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开发出的机器模型拥有视窗、下拉菜单、鼠标控制、图标显示(使用图像而非文字)等功能。在将近10年后,苹果电脑引进了这些功能,并将其商业化。

波士顿凯尔特人篮球队曾创造过13年中11次获得总冠军的非凡历史,该队当时的传奇中锋比尔?拉塞尔(Bill Russell),有自己给自己评分的习惯。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他都会给自己在1到100分之间评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的得分从未超过65分。按照现在大多数人受到的教育,如果用他们对目标的看法来评判,拉塞尔是一个悲惨的失败者。这个“可怜的人”打了超过1 200场球赛,却从未达到自己定下的标准!然而,正是为达到这个高标准所作出的努力,才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之一。11

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做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