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衰落与崛起:两个怡和洋行的不同命运(..

02 衰落与崛起:两个怡和洋行的不同命运

那么,渣甸?马地臣行使用“怡和”(EWO)之名,始于何时?渣甸洋行与怡和洋行的称呼是否有细微的区别?渣甸与马地臣作为合伙人成立的“怡和洋行”,与广东十三行行商伍氏家族的“怡和洋行”又是何种关系?

正如第一章所述,在渣甸?马地臣行成立之时,伍氏家族的“怡和洋行”在广州已经叱咤风云多时。

1832年前后,伍氏怡和洋行依旧处于鼎盛期――虽然伍秉鉴(即伍敦元)在1821年被摘去了三品顶戴,但依然是十三行的首席行商。1826年,怡和行务交由四子伍受昌掌管,伍秉鉴退居幕后,依然握有怡和行实权。1833年,33岁的伍受昌去世,行务由23岁的五弟伍绍荣接任。渣甸?马地臣行成立时,或称“渣甸行”和“渣甸洋行”,但尚未使用“怡和”之名。林则徐1839年南下查禁鸦片、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之间的调停和谈判,伍秉鉴和伍绍荣父子都起着重要作用。伍家的雄厚财力也曾经是林则徐筹措广东防务的重要财源。战争期间,伍家先后为琦善与义律、杨芳与义律、奕山与义律之间的谈判协调奔走。

对于纵横商海数十年的伍秉鉴来说,除了经营管理上有其过人之处外,在处理与政府、外商的关系方面,也显示了娴熟的技巧和高超的能力,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协助化解了无数官“夷”冲突、民“夷”冲突事件。

具体而言,经营方面,伍秉鉴在国内拥有房地产、茶园、店铺和巨额流动资金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了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为怡和行赢得了世界性的影响,伍秉鉴也以其巨额资产而被世人誉为19世纪的“世界首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