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六在和齐高的相处中,也越来越觉得齐高是个很好的人,不但为人厚道,而且诙谐有趣。他有一套理论叫做报纸和男人的关系,胡六很是认可,他说二十岁到三十岁的男人是日报天天见,遇见好女人了,偶尔还要扩版增刊,或者搞个什么号外;三十岁到四十岁变成了周刊了,至于是周六刊,还是一周一期,那要看自己的实力和女子的诱惑力了;四十到五十,那则是半月刊了,但会常常不准时;五十到六十,则是月刊,而且常常还会因为稿量不足而误刊。胡六现在是站在三十岁的坎儿上,处在刚刚从日报向周刊退化的过程中,而他自己则已是一本无法保证出版时间的半月刊了。
春节过完以后,忽然出现了一个意外,让正在急速扩张的《海城商报》感受到了压力,也迫使其更加疯狂地进行市场份额的掠夺。那就是《海城都市报》因为归属问题,被重新调整了领导部门。原来它是归新闻出版局管,现在被调整到了报业集团旗下,这也就预示着报业集团更加强大了。但事情并不是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的,虽然这个对抗了多年的敌手忽然成了兄弟,但是,就算是在感情上他们也并没有立刻表现出亲如一家的氛围。而且我们知道就算亲兄弟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撕破脸皮的,何况还牵扯到那么多人的金钱利益和政治前途,这么多年的对手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握手成拳?
但这个消息却让胡六找到了干掉《海城商报》的契机,他开始了周密的策划,他认为是时候准备出手了。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来,因为他知道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邓勉之也对这个消息表现得非常敏感。在消息一传开的时候,他就打了电话给胡六,问能不能透露下信息,有没有整合的可能?
胡六实话实说,同时也是为了宽邓勉之的心,现在发行公司和对方整合的可能性很小,不说两个团队的企业文化相差太大,单从各自报社的诉求上而言,都不希望整合。真正希望整合的只有报业集团的老板以及个别人,但更多的人会从个人利益上考量,一定会全力阻止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整合了以后这边两千余人的队伍怎么安排,毕竟是国家的报纸,社会稳定大于一切。
为了提高《海城一周》的销售量,胡六又借市场调研的数据要求对每期报纸的封面进行强化,组建封面领导小组。发行公司的人知道以后,都笑胡六牛逼哄哄的,做销售的开始插手生产了。这在以往,是他们不能想象也无法理解的。胡六笑,你的建议要是有效,能真正帮助销售,那就算是野百合也会有春天;如果无效,就算再牛逼的人来提,也只能被毙掉。
朱总看到胡六的市场调研报告说,好的封面和不好的封面对销售造成的最大影响在百分之七左右。胡六认为一份报纸的封面正如一个女子的脸,如果一个女子身材超级火爆,剥了衣服,可以好到完美;但如果一脸的麻子,而且穿得极其臃肿,无法显现出身材的优势,那自然无法激起男人去剥她衣服的兴趣或者是性趣。
胡六对封面的看法让朱总大加赞赏,他是资深报人,也是男人,知道一个女子如果空有一副好身材,却一脸麻子,那他是绝对没有兴趣的。为此应胡六的要求成立了封面小组,他亲自任组长,胡六和报社的副总编辑、两个总编助理、美术总监、广告总监为组员,大家开始认真地给报纸美容,从此以后报纸的诱惑指数果然有了明显提高。
胡六又对报纸的出刊时间进行了要求,保证了黄金销售时间段的有效达到率,这样一来,报纸的销售量稳定了很多,胡六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也让朱总更加欣赏。
虽然《海城一周》的销售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最近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一些影响力,但距离死对头《潮周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胡六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详细计划以后,甩给了齐高一份整合营销案。
齐高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可行,然后第一时间亲自去找了朱总汇报,朱总也在看完以后立刻让齐高安排第二天召开主管以上级别人员的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