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损人利己(5)

对于陌生人,占便宜--不论占的便宜大小,它是一种象征,是一个彩头,占便宜在实质上是一种损人利己,占便宜的心理动因也和损人利己毫无二致,让自己占便宜,让别人吃亏,在这个过程里完成损人利己的目标。

仔细观察探究的话,可以发现占便宜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绝不仅仅只在与钱财有关的领域,它涵盖了人际交往的所有领域。民国年间,陕西才子牛兆廉,人称牛才子,名气非常大,大雪天赶往西安城时,路遇另一个当地名人,绰号叫“豆面馍”的,两人相见后互道仰慕,然后说着话儿一起赶路。没走多远,豆面馍要上厕所,身穿大衣不方便,就将大衣脱下来请牛才子暂且拿着,可豆面馍心存不良,他上完了厕所,并不从牛才子手中取回大衣,假装忘了这件事,大踏步地前行,还回头招呼牛才子走快一点。此时豆面馍心中很得意:“什么牛才子,何才之有?这不现在正替我拿着大衣,做了一回我的小跟班。”在这件事上,豆面馍显然认为自己占了大大的便宜。

《阿Q正传》里,从城里归来的阿Q给未庄的人讲城里革命党的情况,讲得唾沫横飞。“你们可看见过杀头吗?好看好看,杀革命党。”阿Q讲着讲着,举起手掌当做砍刀,向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脑勺砍了下去,把王胡吓得急忙缩头,十分的狼狈。这在阿Q看来,也是很占便宜的事情了。

现实中比较厉害精明的聪明人,因事与别人交涉时,尖牙利齿地指责对方,挖苦对方,而对方由于愚笨,没能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击或者反应,聪明人便会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也有故意捉弄人,让别人受窘狼狈来占便宜的,林林总总,花样繁多。

男子在与女性交往中,说了些猥亵的话,做了些猥亵的事,而对方竟然没有或没能拒绝,男方这就认为自己占便宜了,会窃喜不已。当然,这女性不能是他的女朋友或者妻子,他才会觉得这是占便宜,因为所谓的便宜,都是针对外人的,自己人占自己人的便宜,那是笑话了。而有些女性也很聪明,她们针对男人这种心理,舍着被占些小便宜,凭此骗吃骗喝骗玩,大把大把地花他的钞票。她们这样做心中也暗暗得意,觉得这样也占了好大的便宜。

现实里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损人也有限,利己也不大,这类事基本都是受爱占便宜的心理驱动而为的,那些与人交往时爱瞪着眼睛,总想说几句厉害话威慑对方、侵凌对方的人,是想占些语言上的便宜,虽没有经济上的实际利益,但这样可以显示自己的强势和厉害,能树立威风,树立猛、恶的形象,街头的混混就非常喜欢这样做,这是威震一方所必要的基础。所以混混们在街面游荡嬉戏,语言上是只能占便宜而绝不能吃亏的。

语言上的占便宜在特殊情况下就向恶性发展,这便是骂人。在农村,一个村子里往往有一两个喜骂善骂的泼妇,骂起人来就像唱戏,虽然满口的污言秽语,但她们能将这些脏话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喊出来,个别精彩处还排比、对偶,甚至押韵,即便不排比、对偶,那句子也会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更绝的是她们的脏话无穷无尽,可以连续三天不重复,极尽艺术效果,很多话旁听的人是一下子听不明白的,那些话曲里拐弯,待到人回味过来恍然大悟时,才能领悟到那些话的妙绝和恶毒。

当然,泼妇骂街、混混斗嘴这类事虽非少见,但在现实里,最为常见的是自由市场与服装一条街上的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在很多年前就发展为一种艺术了。服装店里标价300元的裤子,顾客拦腰砍,只给出150元,老板假装出痛惜不舍的表情,很不情愿地卖出,待到顾客出了门,老板就会兴奋得哈哈大笑,手拍大腿:“又宰了一个凯子。”宰了顾客,老板觉得很占便宜,所以得意,而不愿吃亏的顾客只好不懈地努力向更聪明转变,拦腰砍不行,就拦腿砍,甚至在脚面上砍,总之,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不吃亏。

讨价还价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蔬菜市场了。争论价钱的高低,辩驳蔬菜的质量好坏,验证讨论秤准确不准确的问题。这些声音就像交响乐,嗔声、怨声、笑闹声夹在其中,恰似乐声里的鼓点。就是已经完成了交易,钱货两清,就要提篮子走人了,爱占便宜的聪明顾客还要从菜堆里给自己捏几个菜叶子,在摊主的不满声里朝自己的篮子里放。

想起古时候的商人总爱给自己的店铺里贴标语:“童叟无欺”。为何要贴这样的标语呢,想来是因为欺童、欺叟的现象比较多,这才需要特别声明自己店铺的信誉。这样说来,爱占便宜的事,就非现在才有,而是源远流长、大有来历的了。

2009年7月7日《人民日报》上刊载消息:上海杜绝开着宝马吃低保。其实这种现象不光上海有,其他地方也有,论起来开宝马的人根本不在乎低保那么一点点钱,但是这种便宜不占实在可惜,有违聪明人的宗旨,而正是占便宜的心理导致很多富人托关系走后门要吃低保,很多住豪华别墅的富人争抢经济适用房。总想占便宜的心理,还导致了现实中其他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和丑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