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人真的不守规则吗?(6)

在现实中,关系规则可以说是仅次于强者为王与实利规则,起的作用非常大,人们的言行举止自觉不自觉地都被关系规则左右着。大部分的成文规则和不成文规则,都必须在关系规则面前低头,在现实中人们之所以宁愿相信关系的力量,而不相信明文颁布的规则,便是这个道理了。

“强者为王”很冷酷很严厉,没有人性成分,而关系规则很有点温情脉脉的味道;强者为王规则是力量对比较量的结果,而关系规则是感情运行积淀的结果,权势规则有铁血的味道,而关系规则是一派人间的温馨景象。所以,关系规则也可以看做是对权势规则的一种良性补充,如果只存在权势规则而没有关系规则,那这个世界就非常冷酷可怕,没有一点点的人情味道。中国人对关系规则的研究,投入的精力可能是最大的,“关系学”已经是一门单门独科的学问,这门学问大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它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具体应用的技巧却复杂多变,含有非常高深的哲理。

当然,关系规则必须服从强者为王规则,这是无可置疑的。比如明代的徐达,和朱元璋从小放牛,后来又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他俩的关系,铁得不能再铁,但朱元璋是主,徐达是臣,徐达丝毫不敢因与朱元璋的铁关系而放肆,朱元璋也一样,他也不敢因和徐达的关系而放松对他的警惕,时时试探他有没有反心。

仔细探究的话,可以发现“强者为王”对关系规则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实利规则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强者为王,强者说一句话就顶一句话,甚至说一句就顶好多句,因此与强者拉上关系才显得如此重要,为了自身的实际利益,与强者拉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了。而强者也是有人性的,六亲不认的强者毕竟太少,总体来说,他们也有男女之爱、儿女之情,这使得与强者拉关系成为可能,而这种“关系”,就无形中成了冷酷的强权与鲜活的人性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大部分时候,关系规则是臣服于强者为王规则的,没有实力作后盾,再强的关系面临泰山压顶般的强势也无能为力。比如单雄信,瓦岗寨的英雄,侠肝义胆,喜爱结交,好汉秦琼到潞州办事时,染病店中,所带的盘缠花光了,只得卖马。此时单雄信得知他的身份,不但盛情款待,请他在家养病八个月,临走时还为他的马配上金镫银鞍,另有重金相赠,两人可谓莫逆之交,关系非同寻常。其实不光秦叔宝,李世民手下的猛将高人,如徐茂功、如程咬金,哪个与单雄信的私交不深?可是当李世民破王世充,擒获单雄信时,这些好友并不愿因与单雄信的关系而得罪李世民,他们能做的,就是在单雄信被杀前,向他劝酒。

另一个例子。汉高祖刘邦对戚夫人爱得要命,关系非同一般,为了要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刘邦竟欲废掉原太子刘盈,吓得吕后也束手无策,只得请教张良,设计将商山四皓请了出来辅佐太子,给刘邦造成一个假象:太子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难以动摇,换太子势将导致极大的恶果。到了此刻,刘邦也毫无办法,只得打消立赵王如意的念头。可见再硬的关系,也难以和强者为王的规则相对抗。

关系规则导致中国人在大部分情况下很友善,特别是在熟人圈子里,友善是必须的,因为友善是建立进一步关系的前提。另外,在能够建立关系的场合,在面对愿意与之建立关系的人时,人也是很友善的,如果在匆匆行过的大街上,与街上的人擦肩而过,建立关系的可能性非常微小,这时友善很可能就被冷漠代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