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人的聪明是这样炼成的(4)

没有人相信规则,可每个人心中又希望平等,那么,只能凭“聪明”来走邪门歪道了,人人都走邪门歪道,所谓的规则,就只能挂在墙上与灰尘做伴了。

四、不能吃亏--将规则彻底踩踏在脚下

在规则体系已经倒塌、公平公正难以靠制度保障的情况下,虽然普通百姓心中还存着公平公正的幻想,但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达致公平公正的,这时候,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首先别让自己吃亏。

不能吃亏,不愿意吃亏,当然有人性自私的因素在内,但也不全是因为这个。想一想,因为自己遵守规则而吃亏,而别人因为不受规则而得利,这种情况如果反复出现,那让人多憋气呀,让人多不服气呀,在这种情况下,人不聪明起来破坏规则,简直就觉得自己不可救药,连自己也难以原谅自己。

如果一个小伙子乘公共汽车,从来不抢不挤,因此也从来坐不上座位,而他的同伴因能抢能挤而每每坐上座位,并且他们拼命地嘲笑小伙子的迂腐不开窍,那么,这个守规则的小伙子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没坐上座位,这事情很小,即便吃亏,也是小亏,如果是关系重大的事情,可能那个守规则的小伙子吃一次亏,就感觉窝囊透顶了。比如这个小伙子在行政单位工作,与伙伴们一样,他也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够进步,在某一天职务提升。他很守规则,只是努力工作,既不跑官、要官,也不行贿、拉关系,可其他人不这样做,其他人不但行贿拉关系,而且动用同学、同乡、亲族的力量融通关系。若干年之后,当伙伴们纷纷提升,而守规则的小伙子不但未能提升,反倒要受那些不守规则的人领导,听他们的指教,这时候,这个小伙子会怎么想?

如果这个小伙子守了一辈子规则,却吃了一辈子亏,事事都落在人后面,那么当他两鬓斑白之后,他一定会给他儿子说:“你要成功,要出人头地的话,那就切记,绝不能守规则,绝不能相信规则上说的那些话,那些话只是骗老实人的空话假话。”

不能吃亏很容易就演化成了要占便宜的心理。没有了规则,遇到利益,人是凭争抢去获取利益,争抢的人一拥而上,心中可能想的是:“大家都抢,我不抢就太吃亏了。”可抢够多少才算不吃亏?每个人的心中并没有底,很可能抢着抢着就抢得多了,超出别人很多,无意中占了便宜,这时的情景极可能是:占了便宜的人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尴尬,毕竟他占便宜就意味着其他人吃亏,但别人怎样看待呢?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无意占便宜而确实占了便宜的事,此时别人眼中除了嫉妒外,还有说不尽的羡慕,而仅仅这种羡慕,就足以鼓励人继续占便宜的心理了。

在心理上,“不能吃亏”与“要占便宜”的心理状态非常近似,前者极容易就演变成了后者。两者虽然在道理上大不一样,前者是要向别人看齐,在利益上不能落后于他人,这含有公平的意思,后者却是在利益上要比别人多分一杯羹。但在心理上,这二者却是承前启后的,有了不能吃亏的想法,很快就会产生尽量多占便宜的欲望,只有尽可能地多占便宜,才能巩固“不吃亏”的成果。对一个人来说,他不可能保证时时、事事自己都能做到绝不吃亏,那么,如果有可能,多占点便宜,下次即便吃点亏,心理上也能平衡。

不吃亏与占便宜就这样拉起手来,成为一对孪生姊妹。而要占便宜,就是对规则进行更进一步的破坏,成文的规则已经被破坏了,那么,就破坏不成文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约定俗成的准则、许多行业的行规、许多良善风俗也难以幸免,被要占便宜的人肆意破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