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世界和平 匹夫有责

除了支持联合国,特纳的另一项高调国际主义行动是防止核扩散。摆弄核武器是政府的事情,而且不是一般政府解决得了的,攥着核武器的国家净是大国,比如中、美、英、法、俄。这些国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特纳偏要插一杠子,自己成立非政府组织,干政府应该干的活儿。2001年年初,特纳发起了消除核威胁行动。这个组织的确办了点事情,捐款500万美元,帮助美国、俄罗斯、南斯拉夫政府把贝尔格莱德附近的武器级别铀运送到俄罗斯,然后转化成核燃料。

特纳认为,核武器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冷战一结束,这东西就过时了,只有地球自杀用得上。按照特纳的逻辑,全球变暖和核武器都能毁灭地球,但是前者要用一百年,后者只需一个下午。这么急的事情,他当然要管。因此,特纳四处演讲,宣传和平。特纳演讲,没稿子,随意性很大。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中心明确,立场坚定。再加上他口无遮拦,想骂就骂,所以听起来有情绪,挺带劲。

特纳认为战争不解决问题。比如美国打伊拉克,太愚蠢了。2008年年初,美军在伊拉克消耗的军费超过了5000亿美元。特纳责问,花这么多钱居然收拾不了塔利班?!塔利班武装有什么?要将军没将军,要坦克没坦克,几把来复枪,一群游击队,美国居然无可奈何?!我估计特纳没弄明白塔利班的产地是阿富汗,离伊拉克还隔了个伊朗。不过他的话有道理。2001年纽约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教训的头一个国家就是阿富汗,罪名是塔利班政府包庇元凶本?拉登。第一轮轰炸扔了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这种导弹100万美元一个,成本不低。有人替美国政府算过一笔账,轰炸三小时,花了纳税人半个亿。而打击目标呢?美其名曰塔利班的军事设施和恐怖主义训练营,实际上是10美元一顶的帐篷。打击效果呢?塔利班和拉登的基地组织都被美国人轰进了深山,但是隔三差五跟美国人叫板、作对。

说到美国在伊拉克挥霍的5000亿美元,有听众问特纳,这笔钱省下来能做什么善事?特纳说,他跟自己的哥们儿商量过,每年投入1000亿就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比如让所有穷孩子都吃上免费午餐、都上学以及消灭文盲等。

“9?11”后,布什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英文叫pre—emptive war。就是说,只要美国觉得哪个国家对自己是威胁,管它属实与否,先下手为强,收拾了再说。特纳对先发制人不屑一顾。当年的越战,美国人丢了六万条命,越南人死了三百万。美国跨过太平洋先发制人,结果打了一场败仗,完全是自讨苦吃。美国不是有核武器吗?于是特纳模拟了在越南动用核武器的情景:美国给胡志明(反美越南武装的总指挥)发出最后通牒,不投降就动用原子弹。胡志明肯定说,来吧!然后呢?美国就傻了。这跟让伊拉克的萨达姆投降是一个道理,人家根本就不吃这一套。最后是美国不敢用核武器,反而被常规战争拖下水。所以,特纳总结出,人类要生存,就要比以前聪明点。不能刀箭齐上阵,打来打去的,那不是文明人做的事情。现代人要体面,有教养,聪明些,有爱心,因此用不着核武器。为了更好地宣传核不扩散,特纳的钱包里老揣着一张纸片,上面是1968年英、美、苏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的只言片语。

特纳的和平思想和当下比较时髦的“软权力”同出一辙。软权力也是美国学者提出的,意思是实力的界定不再强调军事能力和战争征服,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特纳觉得只要美国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老百姓越活越高兴,其他国家自然会效仿美国。这样的话,天下太平,还要核武器干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