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军事挑战最后以戈尔巴乔夫盲动的公开性(Glasnost)和新思维(Perestroika)带来的苏联解体而告结束。当然,冷战中的中苏分裂和中美友好都削弱了苏联的实力,但是只靠军事一条腿,而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苏联的胜算本来就不大。
苏联的麻烦始于1979年对阿富汗的入侵。其实经过成本昂贵的军备竞赛,苏联和美国双方的经济资源都消耗很大。这之后的十年,苏联在阿富汗浪费军力和经济资源的同时,美国开始面临来自日本在经济上的强大挑战。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都在日本的竞争下处于劣势。日本人挟高位的楼市和股市,凶猛地出口工业产品和变成巨无霸的各家银行,以一个超级暴发户的姿态在美国展开购买狂潮,将美国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如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加州的圆石海滩高尔夫球场,以及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一扫而空,刺激得美国民间掀起了强烈的反日浪潮。
图14苏联1988年发行的邮票,
左为公开性(Glasnost),右为新思维(Perestroika)
但是,日本对美国的挑战无法带去真正的威胁,因为日本在现实上还是美国的殖民地。一旦美国在苏联陷于阿富汗泥坑后松出一口气,就会立即逼迫日本在对其最为关键的外汇兑换率上做出让步。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西方各大央行对日元实行干预,让日本为美国经济衰退买单,使美国的赤字从占GDP 35%的水平降了下来。在短短两年之间,美元兑日元汇率下跌了一半以上。从表面上看,日本的经济实力按美元计,几乎接近美国。但由于货币增长过快,国际游资强进日本的股市和楼市,造成固定资产的泡沫化。到1990年,仅东京都一地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地价总和。最高价的银座,更是卖到150万美金每平方米(约合139美元每平方英尺)。不明就里的日本人民自尊心高涨,觉得自己可以和美国较较劲。于是就有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和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出书《日本可以说不》,对美国的权威进行挑战。
五
在《日本可以说不》一书中,两位趾高气扬的作者认为日本应该从商业到外交上都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寻求独立的国际地位。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深思熟虑的研究成果,而只是两位作者平时作演讲的讲稿集。
石原慎太郎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在高科技上,尤其是半导体方面要比美国先进,因此在与美国打交道时,日本要强硬点,不要老是卑躬屈膝。日本应该用高科技作为一个筹码和美国讨价还价,不惜和政治敌国苏联做交易合作来迫使美国让步。他认为日本应该换掉不会同西方人打交道的外交官,改让在商场上打得美国人落花流水的日本企业家参与并主导贸易谈判。他还主张日本结束与美国的安保条约而改由日本自卫队保护自己,这样可以少花钱(因为美国在日本的军事费用由日本政府出)多实效(因为他对美国军队的效率表示怀疑),并且结束日本对美国的依赖。
石原慎太郎还认为美国和基督教传教士实行文化帝国主义,每到一处,就毁灭当地文化,代之以西方文化。并认为美国人充满白人的优越感,自以为现在西方统治世界就不可一世,将来会为此付出代价。有趣的是,他用一种日本人的优越感来攻击美国人的优越感,认为日本工人的教育程度高,竞争力强,而美国工人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甚至日本以前的殖民地如中国台湾和韩国经济也高速增长,而美国以前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则充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