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富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夸奖学生颜回时,就说他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违背道义。

那么安贫乐道,是不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呢?不是这样的。孔子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认为,只要是用合乎“道”的方法取得的钱财,就值得赞赏,而不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执鞭乃贱者之事,但孔子以为,只要是合乎“道”、“义”,他也愿意去做。可见,孔子颇有平等之心。

通过合乎“道”的方法取得的富贵都是值得肯定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孔子主张合法致富,反对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这是孔子富贵观的核心。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绝不是反对人们致富,他只是更加重视获取财富必须以“道”作为前提。孔子主张,致富要合乎“道”与“义”,只要是合乎“道”的财富,君子自然会坦然接受。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论语·宪问》)关于这段话,朱子的注释是:“榖,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孔子在强调,个人之食禄,个人之富贵,如果不与“有道”结合起来则失去了评判的标准。收入只要是正当的,就不反对。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不会接受不义之财。

不义之富令人不齿,这样的人再有钱也不是“贵”。

富不等于贵。

李嘉诚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意思是说,富不难,难的是贵。富人应该实现由富到贵的转变。

《新华文摘》刊登过《全球商业》采访团队一行6人采访李嘉诚的经过,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李嘉诚的人生感悟是“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他说: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以上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不疾而速”,你靠着老早就有的很多资料,很多你老早已经知道,就是你没做这个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由于已有充足的准备,就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如果你没有主意,怎么会“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则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理系统来管理。

李嘉诚告诉他的孙儿,做人要做“仁慈的狮子”,仁慈是本性,但只有仁慈也不行,还要有能力去拼搏,如果有人欺负,要有能力反抗。

李嘉诚为人低调,生活简朴而勤勉,一只港币千元的精工表已伴随主人10年,而且永远拨快20分钟,以提醒自己准时、惜时。一如他的为人,李嘉诚的办公室也是简单朴素,不带个人感情,几乎看不出李嘉诚个人的痕迹。办公室的墙上有三幅真迹字画,两幅分别为张大千、八大山人的画,第三幅是名家手写左宗棠诗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个中意味,值得深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