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师并不刻意强求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孔子是感叹吗?“人不知而不愠”,他的学问不能得到认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声,没有人愿意拜他为师,他也不生气,不抱怨,不难过。哪怕连一个可以视为“朋友”的得意门生都没有,他也不会失望、痛苦,因为他选择求仁之路,原本就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而且他的快乐求知,完全可以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陶行知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出令自己崇拜的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自然快乐,谁不希望这样啊?可是,得意门生也不是那么好求的,颜回勉强算一个,可就是孔子要传道给他的时候,颜回却早逝了,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情景,孔子只好不停地近乎神经质地叹息:“天丧予!天丧予!”
没有人怀疑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是开启民间办学的第一人。但孔子当老师多少有点无奈,之所以选择了教书育人,部分原因是由于他在官场上的失意,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穷其一生他都想辅佐一个好君王,推行仁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只可惜,他在现实中找不到理想的君王及政治,而只能通过求索历史文化来寄托其理想,告慰其心灵。《论语》中最能体现孔子求知精神的或许是开篇之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体会非常清楚:让求知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吃饭一样离不开。求知是很自然的事,活着就要不断地求知,求知是快乐的。
有学者说,在西方,至少从古希腊的“雅典学派”开始,教师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将求知界定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因为“爱智”成了“尘世中的陌生人”也不会后悔,所以成为“爱智”的教师还意味着要有勇气去“过另一种生活”,即“修炼精神”。
学校应该是求知的场所,是求知者的聚集之地。这话是蔡元培说的。陶行知说:“教师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什么叫做先生?孔子说,我就比你们大几岁,我先学了,这就是先生。所以教师的定位应该在求知上。
钱穆上中小学时,用今天的话来说,那算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了。当时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大,背诵、读经,其乐无穷,所以钱穆的求学记忆非常美好,乃至当他毕业去做小学教师时心生失落,觉得从此只能一个人自学,再也不会有与师友一起切磋的快乐了。
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尽自己该尽的职责,同时体谅学生的别样志趣与选择。那个时候,学校的老师、校长还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
幸运的是,钱穆所工作的小学很不错。钱穆做小学教师时喜欢读《论语》,为此撰写了一部《论语文解》来优化自己的《论语》教学。当时的校长也是一位读书人,而且主动让钱穆做他的“共学之人”,邀他一起把家中的藏书读完。只可惜这位校长半年后病逝,钱穆伤心不已,除了校长他再也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了。为此,钱穆不得不到其他学校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教师和朋友。
由此可以看出,钱穆上学的时期,在中国现代教育的最初阶段,即使在最基层的乡村学校,传统文化依然有较好的保存,在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完全地考试化、行政化,不是每个校长都把自己当成官员的,也有秉承优良传统的校长和教师,他们有专业信仰,有求知乐趣,自己坚持求知,同时将学生引上自己期望的求知道路。
教师就是个求知的职业,求知是本。求知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