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快乐胜过黄金

 

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所以痛苦总是伴随着人生的,因为人生有太多不圆满,有太多痛苦,所以宗教家们都教人离苦得乐,寻找永恒的快乐,解脱痛苦,脱离苦海。佛教教人认识人生是苦,从而走入出世之道,即涅槃。所谓“涅槃”,就是大快乐大解脱的境界。道家与后来的道教不同,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顺其自然,回归本性,以求得生命的快乐。

孔子的学说,不是宗教,却充满着快乐的因子。《论语》一书有相当多的论“乐”的字句,有人专门做过统计,“乐”字共计出现了46次,其中音乐的“乐”(yu?瑁?2次,如:“子语鲁太师乐曰”等;快乐的“乐”(l?瑁?5次,诸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人而不仁,如乐何?”,“乐而不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另外,意思为“嗜好”的共9次,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

李天庆在《新孔子论》中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乐”:“人同时兼有饮食之性与仁义之性,因此二者赖以统一的更高概念是乐。乐的本体是人的全部本性的总和。

《论语》一开篇就谈了人生有三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所说的人生三乐,实际上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如果没有到达这三种境界,就没有这人生的三乐,人生一定很痛苦。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孔子所说的三种快乐呢?答案是:仁者和君子。不善良,没有善性,只有赤裸裸的物欲,只有酒肉,只有感官刺激,这样的“快乐”充其量是短暂的快乐,过后是更大的痛苦。真正的快乐是这样的乐,是“乐而不淫”式的自我约束下的快乐,因为没有了约束就成了放纵和狂欢。记得一老者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四季花草,气是惹祸根苗。”他又说:“喝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是英豪,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这不就是中庸之道的极好解释吗?更高、更快、更强,体育不断创造世界之“最”,却最喜欢“更”字。其实,乐趣往往隐藏于“更”,而迷失于“最”,因为求“最”就要受“罪”,乐从何来?

孔子说的“乐”是生命之仁的体现,是“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式的至善至美,具有中道中庸的君子人格,这样的乐是“陋巷之乐”、“贫而乐”、“箪食瓢饮之乐”、“发愤忘忧之乐”。

在《解放日报》上看到王开林的一篇文章说: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可是就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说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这也就够了。”

少年完全明白过来,快乐胜过黄金,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梦想。这位少年是谁?他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