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清华大学1925—1929年四年期间,办了一个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在开学典礼上解释:“国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全体。”七十多年过去了,国学在清华再次被重视。

不久前,清华大学首次将“四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请进了课堂。此事在网上引发了争议。

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四书”进课堂呢?我想他们一定是把“四书”当成四旧或者专制魔影来联想了吧?我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批孔。那个时候,大家都叫孔子为“孔老二”,后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读到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好不容易把孔家店砸了,现在又要把“四书”请进课堂,这不是复古吗?于是有人起来反对了。

反对归反对,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儒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思想,影响中国主流文化两千多年,且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及人们日常伦理的方方面面,无论你承认与否,包括“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在内的圣人之言,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骨髓里,成为词典上的成语和大众说话的口头禅。儒学的伦理道德、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等一整套的理论思想体系,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影响深广。

“四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确切地说,是儒家文化经典。更进一步地说,是以朱夫子为代表的“后孔孟时代”的儒家文化经典。我们生来就是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似乎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对儒学一无所知,那么,就可以说你不了解中国社会及中国人。你有没有思考过“中国”这个名字的意思?“中”这个字除了地理位置上的意义外,更有着文化含义。读《论语》就知道,“中”这个字和“礼”、“和”、“仁”这三个字一样,都是《论语》中的关键字,其意思也比较接近,即是人与人关系的均衡点。“中”字更强调人的行为、言论或规则的恰到好处和中正无偏。《礼记·中庸》里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其中的“中”字有中庸之意。有学者解释说,“中国”就是一个奉行这种“中”的文化的社会。这种文化致力于实现人与人之间公正的行为规范,从而彼此趋向和谐无间。

如果仔细读了儒家经典,了解了中国历史,你会明白儒学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面目,成了统治者的工具,以至于“罢黯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八股取士只考四书,这些强化手段不能怪罪于孔子。孔子固然称得上“伟大”,但一旦将其树立为精神偶像,孔子的思想就成了专制政治的工具。

春秋与战国时代,各个门派的观点可以争鸣,我们知道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的理论虽好,也没有成为最权威的理论,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学,也有批评儒学、另立门派的墨学。孔子开创儒学是学术自由下的产物。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四书”是中国古代私塾级别的课本,小学的教材而已,如今被拿到全国一流的大学来“必修”,让公众了解儒学的本来面目,还原真实的孔子,传承和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坏事。儒家学说之“人和”、“仁爱”、伦理、道德、修身、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丰富思想、精彩论述应该得到弘扬。

真正算起来,孔子进入官场当官的时间不过区区四年多, 据说是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被逐下台。四年多的官场经历,很快过去,此后,无论他怎么折腾,就是没有人再想起用他。五十多岁的他,无奈之中,忧郁地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这一游说,就是14年!整整14年啊,风里来,雨里去,东奔西走,自我推销,嘴唇都快磨破了,就是没有一位君主肯让他当官。14年中,像丧家狗一样,挨饿,生病,甚至被追杀,险些丧命。一直到68岁,孔子无奈之下回到鲁国,也不见鲁国的国君起用他。他再也没有参与政治的机会,空有一腔热情,更与何人说?孔子的一生,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活得并不幸福。

孔子死后,其命运真是一波三折,一个皇帝一种待遇,每个皇帝给他的待遇都不同。活着时,曾“惶惶如丧家之犬”,断食绝粮;死后,一再成为红人,一红再红。每个时期孔子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都不一样。从西汉到清末,他甚至得到了仅次于皇帝的地位,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一个2500多年前的人,为何能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时代重新成为亮点呢?因为孔子是个可爱的老人,是个非常有魅力的老人。

梁实秋说:“人的一生,最值得赞美的时代是老年时代。因为,老年时代是思想最成熟的时代。”他引孔子的话为佐证,孔子说他70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人问孔子,兵、粮、信,这三样,假如非得去掉两样的话,应该去掉的是哪两样呢?孔子说,非要去掉的话,那就是兵和粮,但诚信是不能去掉的!看看,这可是2500多年前孔子说的话!今天当我们为社会诚信危机而感慨时,不妨去读读《论语》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