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史上最为豪华的阵容——六镇之兵(4)

 

北魏朝廷筹备了一大堆钱财送到柔然可汗阿那瑰那里,请阿那瑰出兵。阿那瑰这下高兴坏了,以前烧杀抢掠还得背个坏名声,这次可是你们自己请我去干坏事的,于是欢天喜地地带着手下的十万弟兄去攻打六镇的叛民去了。毕竟国外的和尚好念经,柔然的部队果然打得破六韩拔陵节节败退。

由于是国外的志愿军,所以柔然人也不太讲纪律,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

总算镇压了

有了外国友军的支持,北魏的底气也牛多了。原先军队的总指挥李崇由于本性不改,又开始贪污军资,谎报战功,被人打小报告撤职了。现在新的总指挥换成了广阳王元深(其实他的原名是元渊,由于与唐高祖李渊同名,结果在后来修的《北史》里便被改成元深。活在中国古代真不容易,好端端的名字一遇到后代哪个皇帝的名讳就得被翻来覆去地改)。其实那个打李崇小报告的人就是元深。除了打小报告这一点显得他不太厚道外,他行军打仗还是不错的,能屡屡打一些小胜仗。

不过他有一次也被六镇的叛军团团围住,情况万分危急。幸亏他手下的贺拔胜豪气冲天,面对敌军的层层包围,招募了两百死士出战,一下子斩首百余人。见对方军队里有如此猛的拼命三郎,怕死的叛军便往后退了。元深乘机赶紧撤,而贺拔胜很是侠肝义胆,一直留在部队的最后抵挡叛军的追击。贺拔胜跟人打仗时还有一个特点,一看情况紧急,就喊:“我是贺拔破胡(贺拔胜字破胡)也。”结果吓得敌军谁都不敢上来拼命,因为贺拔胜能左右驰射,整个北边都知道他的威名。贺拔胜单打独斗虽猛,但运筹帷幄略逊一筹,所以在他的三兄弟里还不算最厉害的。

元深底下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参军,叫于谨。于谨是怀荒镇人,在边界混久了,懂得好几门外语。他的胆识很高,竟然单骑跑到刚刚叛乱的铁勒军营里去劝降那里的酋长。一般这种情况下,劝降的人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是奇迹发生了:铁勒酋长被于谨高超的演讲才能和过人的胆识迷惑住了,脑子一热,竟然决定投降了。

于谨趁此还定了一条妙计,他认为破六韩拔陵听到铁勒投降的事肯定会来找铁勒的麻烦,所以建议总指挥元深在他们来的路上设下伏兵。于谨果然是神机妙算,破六韩拔陵头脑非常简单,一听底下人背叛了,赶紧派兵过来堵截,结果被元深的伏兵杀得大败。当然,这些事与于谨后来率军攻城灭国的战绩相比,都只算小打小闹。

破六韩拔陵被伏击后,又遭遇了柔然这天生的冤家,再次被杀得丢盔弃甲,渡河后往南逃跑,从此便销声匿迹了。六镇的军民一下子群龙无首,二十多万人只好向元深投降。由于原来的北边诸镇经过战火的焚毁后已残破不堪,而元深觉得这些人会贼心不死,便想把他们安顿得离都城洛阳稍微远一些,于是建议朝廷在恒州(今山西大同)附近重新建个郡县安置他们。

然而一向对六镇掘地三尺的朝廷此时竟然表现出了爱民如子的宽广胸怀,下令把六镇的降户安置在冀、定、瀛三州。这三州都处在北魏经济富裕的河北之地。一旦降户再发生叛乱,相当于引狼入室,自焚国库粮仓,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北魏朝廷完全不顾这些。见朝廷皇恩浩荡,六镇的降户也都欢天喜地地跑到河北这个富贵温柔乡去了。

此时的六镇之兵在破六韩拔陵的带领下,还属于流民性质的队伍,军纪涣散,战斗力一点也不强,遇到强手便被一击即溃。但是同样的一支队伍,后来在高欢、宇文泰的带领下却能纵横天下,完全成了虎狼之狮。看来,军强不在兵有多壮,而在将有多能。

但无论如何,六镇的阵容的确是史上最强的,除了武川的三个姓氏创建了北周、隋、唐三朝外,出自怀朔镇的高欢家族也创建了北齐王朝。边荒六镇竟然出了四个王朝,这一点足以傲视千古。由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都集中在中原一带,而六镇之人依然保持着胡族的生活习性,随着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我们的北魏大地还要进行一次胡化潮流的洗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