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美术(4)

一位开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一位被尊为文化旗手的大将,一个被毛泽东举为圣人的形象,这是我们被告知的鲁迅。可是看看鲁迅私藏画册里无所不及的流派,看看他挂在墙头的西洋女裸体版画,比起那些吓人的高帽子,活的鲁迅多么丰富、好奇,多么懂得各种各样的画——绘画,是认知鲁迅之为鲁迅的另一维度,向来的论者,不论尊崇或是厌恶,都把鲁迅弄成一脸凶相苦相,其实他隔三差五泡在书店里,买书、选画册,回家歪在靠椅上,慢慢地翻看。

民国新文艺转型时期,鲁迅顶顶难得的态度,是他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基于他对自己的能量的把握,也基于他对民国时期整体文艺生态的清醒认知。他从未滥用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发表喧哗艺坛的宏论,即便在文学领域,也平实自居,平实而谈——他在盛名之际几乎放弃短篇小说,他看清长篇小说的内在规律,不予轻率染指。他始终主张新文艺的首要功课是老老实实做翻译,身体力行,联合同好,译介外国的文学与美术。虽然他从未去西欧瞻望文艺复兴以降的经典绘画,但以惊人的直觉,他知道,在当时落后纷乱的中国,在美学渊源完全相异的文化之间,富贵而庞然的欧洲油画难以在中国开花结果。他敏感到相对简易的木刻能够直捷移取欧洲绘画的部分经验,这和他一开始就留心弱小民族的短篇,以为适合师法而言说本土的真实,是一个道理。和五四一代许多激进的、沉醉于宏大命题、高远目标而动辄声张的启蒙者不同,鲁迅向来姿态很低,审时度势,对自己,对别人,都要求从小型的、简易的事情做起,一步一步来。他懂得那么多,可是每件事都是认真仔细弄好了,只拿出来一点点。

以我的揣度,鲁迅推崇木刻,除了品味、偏爱,除了前卫的激情与直觉,还有他不曾说出的更为深广的理由,这理由,基于他对中国的透辟观察,兼及对西化进程的反复省思:事涉国家大事,譬如欧美议会式宪政能否适宜中国,他自始抱有怀疑;具体到西洋绘画,包括形制庞大的种种欧美文艺能否契合中国,他也向来怀疑,照他的说法,偏过头去,想一想——但鲁迅并未公开地、武断地表达这怀疑,在他某些过于乐观的、五四式的、被后来的现实证明为虚妄的政治想象中,苏联曾是他的参照与希冀——没有人在鲁迅的年代超越这希冀,包括早期的胡适——可是在这些热切而近乎轻率的想象中,请注意,不包括鲁迅对未来中国的文艺想象。

出于非凡的文化自觉,鲁迅既不相信古代经典还能作为新时代文艺的有效资源,也从未以大而无当的世界主义,以他自己健康明朗的西化立场,乐观预言西洋艺术在中国的前景。我注意到,即便鲁迅的怀疑主义遍及不同的问题和领域,但他对文艺,对文艺的西化,十分审慎。他不忌讳政治判断,并曾犯错,但遇到文艺的话题,他时或轻快地嘲讽,时或沉静观察,却不使自己的判断失据而离谱。他太懂艺术了,他不愿自己犯错——除了文艺的大众性,我们没有机会听到鲁迅做出新中国文艺方向的大叙述:不像他关于改造国民性、攻击礼教等五四命题的早期激烈言论,也不像他对白话文运动和新文学的热烈期待,他很少展望或预言未来中国的艺术——在民国主流美术家那里,这类将来时的狂热想象,数不胜数,今天读来,多半是口号与梦话——鲁迅仅以省略的、不经意的词语打发相关话题,如老人面对孩子,也如明智者的沉默:这不是因为他忙,不是因为他瞩目于更大的是非,而是,我以为,恰好在他最熟稔、最能把握的文艺中,他深知什么是不可把握的。

在写给画家的许多私信中,他偶尔提醒这种不可把握的文化感,譬如油画,他说中国连美术馆也没有,不见真迹,学油画,只是在“摸黑弄堂”。他欣喜于新木刻的零星成绩,但对年轻艺术家的散漫、任意、粗疏,总要轻微地告诫,好比笑过之后,脸色就冷下来,藏着失望,又不忍触伤晚辈。他从未真的满意过左翼木刻,悬着高的标准,时时指点其间的幼稚与欠失。他谈及木刻的实验,有如对待自己的小说,只看做小把戏,总归假定是在过渡的阶段,但又从不轻言日后的进境,不说一句狂妄的昏话,这不是鲁迅谦虚,而是,他真懂艺术。

以鲁迅当年的声誉,各路人马谁不敬畏他,又想用他一用呢,可是只要涉及作品的质地,他就不肯苟且,百般挑剔。施蛰存回忆鲁迅请他刊印一位苏俄文艺家的铜版画肖像——好像是卢那察尔斯基——单是校样,鲁迅横竖不点头,以至反复重印四次,最后勉强默许,弄得年轻的施蛰存有点嫌烦。鲁迅自费印制的版画集,那是精美雅致,至今也没有哪个版本可以相比。而他为介绍与销售而写的广告文字,全是再平实不过的话,半点不肯吹牛。

七八十年过去了。西洋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在中国有了为数可观的专业学院和庞大机构,据说培养了好几代人才,出现无数长篇小说,无数油画,还有大量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我们有很多很多理由说,西洋艺术的移植,远远超过民国初年的想象,不但在中国生根开花,而且大有成就——我无能质疑这份成绩单,评价这份成绩,过于犯忌。但我总会悬想鲁迅的标准,悬想他那些没有说出的话,悬想他对中国文艺异常冷静的不以为然,和他介于讥笑和仁厚之间的那种无所谓。我愿和鲁迅一样,保持沉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