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会从天而降,就像剑术需要实战,骑术需要竞赛一样,口才是在社交中锻炼而成的。
——大仲马
一棵苹果树,经过几年的花落花开,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秋天,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开始拒绝成长。第二年秋天,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但很快纠正了自己的态度,决心从此后好好成长。于是,它吸收阳光雨露,拼命地从大地汲取养分。第三年秋天,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虽然自己还是得到10%,但实际的量却是前两年的10倍,它感到很欣慰,决定来年结出更多的果子。我觉得这棵苹果树转变得很聪明,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成长就是最大的收获!
1955年,美国心理学者约瑟夫?卢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英汉姆(Harry Ingham)提出了分析人际关系和传播的“约哈瑞窗口”(Johariwindow),他们将“我”分为四个象限,包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我,称为“公众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譬如,刻意想隐藏的秘密,或其他隐私),称为“私密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我(譬如,我有一点驼背,自己可能不知道,别人看得很清楚),称为“盲目我”;以及“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我(譬如,还没开发的潜能),称为“潜能我”。
不同的人的四个方块的面积是不同的,有些方块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大,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很小。对于内向者来说,在交际中要努力缩小其他三个方块的面积,扩大公众我的面积,使其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窗口,不断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和诚信度。当你开诚布公的时候,对方可能也正在为你打开心扉。
胡邓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内向者开放自我的区域应越来越扩大,盲目与隐藏自我的部分会越来越小。换句话说,建立关系的关键就在于扩大开放自我的部分,一方面学习开放自己,和别人分享关于你的事情(缩小隐藏自我),另一方面虚心接受别人给予我们的意见(缩小盲目自我)。
在开放自我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内向者因此就重新缩回自己的“壳”里是不足取的。不过,凡事都有经历和过程,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所以,内向者没必要在乎交际中一时一刻的得失,仅仅一次的社交不成功完全不需要“自责不已”,只要不忘记成长的历程,那么“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一)圆通处理第一印象
对内向者来说积累多次见面的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人可以只靠理论就成为交际高手,不断的实践和充足的准备可以让你在初次见面时秀出自我风采。
与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十分重要,那要如何提升第一印象呢?内向者往往会因恐惧而导致慌乱、脸红、手忙脚乱。其实,内向者只要调整好情绪,掌握一些赢得好印象的基本套路,80分的第一印象并不难。
1.表情
眼睛和嘴角的表情都能流露出笑意的话,就能给人好印象。
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于初见时的第一眼感觉,而人与人初次见面时,表情就是决定印象好坏的最大因素。心理学认为“微笑”就是“接纳、亲切”的标志,也就是说当你微笑时,等于告诉对方“我不会害你”、“我对你并没有敌意存在”。第一次见面时若没有笑容的话,会让对方感到紧张,以为你在拒绝他,难与你亲近。嘴角上扬、连眼神也在笑的表情就是一种好感的表示。当你一直微笑地看着对方时,就能消除对方的警戒心。
2.服饰
穿着类似能拉近距离,差异太大则会形成距离。
服装打扮也是第一印象的决定因素,我们能在一瞬间就断定出这个人与那个人的差异,也能马上感受到谁与自己是同类,谁与自己是异类,而且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个性如何。也许你觉得这样的断定太过主观,不过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一向对颜色敏感的内向者就会看对方的衣服颜色做出印象判定;而对流行敏感的人则会用时尚或美服来打扮自己——这样的人多半是外向者。如果品位相同就会有亲近感,品位不同当然就有疏离感了。
3.姿势
由姿势的开放度来决定开始交谈的时机。
微笑首先能给人安心的感觉,再加上品位也一致的话,接着就是要交谈了,能不能开口交谈,则取决于姿势。肯接受对方,自己也表现出接纳开放的态度,从见面到开始交谈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你以轻松的站姿,正面面向对方,那么对方就会感觉你容易亲近。相反的,如果你将手交握于后面或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都会让人有隔阂感。如果把包放前面拿着,面对对方,虽然双手没有交叉抱着,但还是会让人有距离感。包最好背在肩上,才能给人留下容易亲近的第一印象。
(二)圆润的口才赢得世界
内向者也许认为口才不重要,不需要去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可是现在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才训练非常必要,你不需要伶牙俐齿,但要表达到位,说得贴切。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裘利斯?恺撒》一剧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伟大的裘利斯?恺撒在元老院被罗马元老贵族刺杀。主谋是曾深受恺撒信任的勃鲁托斯。作为阴谋策划者,勃鲁托斯开始为自己的罪责开脱。他跑到街上的公共讲坛上,大谈唯有恺撒的死,才可以还给罗马以自由;同时,又信誓旦旦地把自己装扮成罗马自由的捍卫者。听了勃鲁托斯的演讲,不明真相的群众沸腾了,他们认为杀死恺撒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勃鲁托斯是民族英雄。
然而,玛克?安东尼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说服国民接受他的观点。
面对勃鲁托斯蛊惑人心的演说,面对群情激奋、不明真相的市民,安东尼心里清楚,在此时此地,他如果一上讲坛就歌颂恺撒攻击勃鲁托斯是不明智的。于是,他开场便说:“我是来埋藏恺撒,而不是来赞美他的。”接着,他又开始赞扬勃鲁托斯,称他为“尊贵的勃鲁托斯”、“正人君子”。这样的开场白无疑是最适合当时的气氛的,不会引起听众的反感,也不会遭到他们的反对。然后,他抓住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市民的心拉向自己的一边。他说:
“现在我得到勃鲁托斯和另外几位的允许——因为勃鲁托斯是正人君子,他们也都是正人君子——特地到这儿来,在恺撒的丧礼中说几句话。恺撒是我的朋友,他对我是那么忠诚公正;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他曾经带许多俘虏回到罗马来,他们的赎金都充实了公家的财库,这可以说是野心者的行径吗?穷苦的人哀哭的时候,恺撒曾经为他们流泪,野心者不应当是这样仁慈的,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却是一个正人君子。你们大家看见在卢柏克节的那天,我三次献给他一顶王冠,他三次都拒绝了,这难道是有野心吗?然而勃鲁托斯却说他是有野心的,而勃鲁托斯的的确确是一个正人君子……”
安东尼摆出一个个的事实,来讴歌恺撒的丰功伟绩,一层一层地剥去勃鲁托斯身上的伪善面具,在场的市民被安东尼的话打动了,他们开始回忆起恺撒曾经带给他们的光荣,并认为恺撒死得冤枉。这时,安东尼已由守变攻,不失时机地改变着自己的被动地位。他拿出一张羊皮纸,那是恺撒的遗嘱。在宣读遗嘱前,他走下讲坛,叫在场的市民围绕在恺撒的尸体四周。他揭起恺撒尸体上的外套,把剑刺的洞孔一一指给大家,当他指到勃鲁托斯刺的伤口时,他说:
“好一个心爱的勃鲁托斯,恺撒的安琪儿!啊,这是最无情的一击!这是刺穿心脏的一剑!挨了这一剑,伟大的恺撒就蒙着脸倒下了……残酷的叛徒却在我们头上耀武扬威……”
安东尼的话音刚落,讲坛下面呼声四起,“烧掉勃鲁托斯的房子!”“打倒阴谋者!”安东尼见时机成熟,开始宣读恺撒的遗嘱,对勃鲁托斯发出最后的一击:
“恺撒给每一个罗马市民75德拉马克,并把台伯河这一边他的花圃和果园赠给你们,永远成为你们世袭的产业,供你们自由散步和休息之用。这样一个恺撒,几时才会有第二个同样的人?”
市民们再也听不下去了。他们奔走相告,抓起凳子、桌子,堆成了一座巨大的火葬柴堆。他们把伟大的恺撒的尸体放在上面,并点着了火。当柴堆熊熊燃起,他们抽出燃烧着的木头,向阴谋者的房子冲去……安东尼用一张嘴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人生中败于口才的事屡见不鲜。孔子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劝人们严肃郑重地对待说话,要用正直真诚的态度谈话。既要有坚强的信心,又要用比喻的方法来启发,用分析比较让人明白,要热情和善地把宣讲的内容传送给对方。这就是所谓能够使自己所珍重的东西也受到人们的重视。
内向者有着超强的耐心跟毅力,只要认定的东西一定会坚持到底,从一个人的修养上看,加强口才训练非常重要。口才并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随便可以学到的。历史上有作为的人,都把口才视为必备的修养之一。我们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口才家。春秋时,孔子的弟子中不乏擅长辩论的人。战国纵横家苏秦原来不善口才,到秦国游说碰钉子,回家后苦练论辩本领,终于说服六国合纵抗秦。
口才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即使意见不同,也会使对方乐于接受。真正的口才是在社交中锻炼出来的,真正的社交口才建立在五大基本原则之上:互惠、平等、信用、相容、发展,卡耐基将精彩演说的要素归结为三点:谈自己熟悉而确信的东西;谈的时候一定要投入;好的人格,能帮你说话,增加说服力。
内向者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一步一步地来。就像小孩子要先学爬,再学走,最后才能跑。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要有耐心。知易行难,人际交往中有许多技巧,不是仅仅靠一次两次的重点学习就能掌握的,不要指望一口吃个胖子。只要是在人际交往中比以前有进步和提高,就应该感到高兴和欣慰。
胡邓法则
在社交中,准备再好也不见得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积累与人初次见面的经验很重要。内向者不用做好一切准备,只要咬牙硬着头皮,迈进社交圈,不要在意结果如何,只要知道这是自己的一个突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