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持30年的持续发展(9)

改革初期,人们常有疑问“经济翻两番,能源怎么办 ”不可否认,那时我国能源生产能力还很低,能源供给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长期形成的能源供给矛盾一时很难解决,主要表现在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而且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但由于能源不仅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增加能源供给。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同时提出以效益为核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战略和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和能源生产的大力气投入,30年来我国能源产量大幅度增长,能源供给矛盾也得到了缓解。数字也许能够更直观地说明一些问题。图2.5是1980~2005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

图2.51980~2005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数字是客观的,但综观中国能源发展历程,也许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如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化道路 如何确保节能减排的顺利落实 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需求增大,市政设施的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立起惠及市民的现代化市政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是市政建设的目标所在。市政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力度逐年加强。“八五”期间投资总和是2 600亿元;是“七五”期间的5.2倍;而“九五”期间的投资总和约7 000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7倍。2001年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投资达到2 5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34%。市政设施的建设、城市改造的大规模进行,不但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带动了就业、产业链的活跃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对于市政设施、城市改进方面的投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先看看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丹麦、瑞典、瑞士、美国、新加坡、芬兰、荷兰、冰岛、韩国和挪威。中国的排名从2007年的62名上升至57名。虽然我们没能出现在屈指可数的前十中,但比起改革初期信息通信的发展,速度之快不得不让人惊叹。

1979~2007年,我国的邮政和电信业累计完成投资20 581亿元,年均增长16%,到2007年末,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对“金卡”、“金税”、“金关”、“金盾”等一批国家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大力投入,逐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通信集团公司。有关数据显示,以分组交换数据网、数字数据网、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网为主的公用数据通信网已初具规模,覆盖90%以上的县市,通信能力达到61万端口,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用数据通信网之一。

如果说这些数据离我们生活太远,那么从每天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中也许你能体会它的巨大变化。从80年代末的大哥大,到90年代初的BP机,再到今天的掌上电脑,这个变化过程是有目共睹的,也是让人欣慰的。据统计,固定电话用户由1978年的193万户增加到了2007年的36 564万户,增长了189倍。移动电话用户由1990年的1.8万户膨胀到了2007年末的54 731万户。图2.6是1978~2005年我国移动电话的年末用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