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资本项目开放与国际资本流动(1)

1.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条件

从1996年12月1日开始,人民币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比较宽松地对待引入资金,而对资金流出有诸多限制,但最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后明显地放松了;从证券投资来看,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已经从100亿元放宽至300亿元。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也已放松。总体来看,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有了较大发展。

一般而言,人民币实现可兑换必须具备5个基本条件:宏观经济稳定、企业和银行有一定的竞争力、外汇储备充足、汇率稳定和金融制度完善。实际上这5个条件的弹性比较大,因此人民币已基本达到了上述5个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加快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而人民币自由兑换又要求人民币汇率必须真实地反映其实际价值,这似乎又是同人民币价值稳定相矛盾的。在我国金融开放过程中,如何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确实考验着金融主管部门的智慧。人民币价值稳定取决于多种因素。

第一,取决于中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高能耗产业来发展出口导向性的经济,这种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从和谐社会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来看,政府必然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因此,我国原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以后将会发生变化。此外,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将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而发生变化。随之,我国进出口状况和人民币价值也将发生变化。

第二,取决于资本市场吸纳资金的能力。虽然我国本土资本市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存在单一的主板市场结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并未建立,加之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缺少对冲交易手段和风险管理工具,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开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人民币价值的稳定性还取决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一国海外投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加强其货币价值稳定性,该货币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大,实现自由兑换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我国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在海外投资受到较多制约,致使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展不快、规模不大,这不利于保持人民币价值稳定性,也不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

由于存在以上3个问题,实际上目前人民币价值稳定的基础还不牢靠。西方国家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主要是基于购买力平价模型。如果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工资低水平、内需严重不足的国家,物价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上,简单地套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肯定不能真实地反映人民币的真实汇率水平。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内需扩大,我国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保持人民币价值稳定、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加大国内收入结构调整以及有效扩大内需的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创造条件促进人民币可兑换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日益成熟,区域化是首选方式;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前,应该力争在亚洲成为关键货币。亚洲存在四大核心货币:人民币、日元、韩元和新加坡元,南亚地区都盯住新加坡元,东北亚地区都盯住其余3种货币。在这4种货币中,日元和新加坡元是可自由兑换的。韩元和人民币目前还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阻碍了人民币在亚洲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上发挥核心作用。而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必然包含着离岸金融业务的大力拓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