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大多数词一样,“动因”一词,在语言使用中,累积了各种各样的具有细微差别的意义。《简明牛津词典》(The Shorter Oxford Dictionary)列举了动因一词的不同意义(从中古英语后期开始):作名词用时,有五种意思;作形容词时,四种意思;作为动词,两种意思。现在我们把它当做名词来考虑,看一下它的用法,特别是出现在下列句子中时的意思:
(1)感动或诱导一个人行动的某种方式:一种愿望、恐惧、原因等,它通常会影响一个人的意志;也经常用于指一种希望的结果或目的。
(2)一种感动人心的或激动人心的原因(1727年前的版本)。
《牛津英语大词典》(P1287)。现在我们准备说明这个意义范围现在仍然存在,而且正是这个范围的存在,使“动因”一词的意义很容易混淆。
在日常语言中,由于使用语境的确定性,词本身意义的不确定性便减小了。我们不会问火车头的动因是什么。如果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火车会跑,我们通常问火车的动力是什么。当活动的结果是我们所知道的、对人的生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时,我们很少询问其动因为何物。我们也不问吃、喝的动因是什么,就像我们不问狮子吃、喝的动因是什么一样。一般我们也不问活着有什么动因。
但是,当选择的活动对我们来说在某个方面看上去很古怪、稀奇、危险或者不同寻常时,我们就要求说明动因。
一方面,如果我们问动因而问法不恰当,例如,如果我们说“他活着的动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带有间接的含义,即他继续他的随意选择。如果我们问“他吃东西的动因是什么”,我们的言外之意是,除了不挨饿这一需要外,有些东西需要解释。如果这话问的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暴饮暴食者,那就会更有意义。如果后一种说法属实的话,我们应当问他吃得过量的动因是什么。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在禁食,那么对其动因刨根究底也是情理之中的。非同寻常的状况必定会招致非同寻常的选择,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对施事者没有直接利益的情况。这也是如果发生明显的自杀事件时,我们总是问自杀的动因是什么的原因。询问一个人把脑袋打开花的动因可以因此否认潜在的任何动因,亦即他从来没有自杀的目的:他误拿了枪的另一端,意外地开了枪。这里是说结果不是预先考虑的,如果这一点能被证实的话 根据环境,这可能多少有点困难,不管受害者自杀的动因是什么都和结果无关。
但是,假设后来发现存在着会造成他自杀的动因,例如,假设他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从银行经理那里得知银行马上要把他的公司交到新的接管者手里。如果他知道这两场灾难都将要降临到自己身上,那么他就“具有”了动因。在我们看来,他就有可能确定自杀的目的并且确实这么做。如果他既没有知道即将发生的灾难也没有对灾难有所察觉,那么,我们就要问我们自己他是否真的“具有”动因。对于这种混乱状态,要理出个解决的头绪来,就要求很多更为详细的环境细节,那意味着正在考虑的事情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即使我们知道动因,那也不是能够照此行事的结论性证据,死亡应当仍然是一个意外事故。
上述阐述如果用来区别动因和目的,该例证也很能说明问题。前者是指感性领域里的一个特定轮廓,来保证选择的意向或行动,或证明选择意向或行动的正确性。当把某一让人满意的结果状态(指定的或理解的)凑到一起时,它就缩小了处在该形式下可供那个人选择的可能范围,因此而影响他的意愿。我们不能说意向或行动要遵循什么 虽然它经常要遵循什么。我们也可以形成意向来遵循一定的行为过程,而不带任何保证选择的动因,因为选择是自由的。
这可以使我们理解动因有时如何为减轻责任提供了可能。假设有人在法庭上被指控抢劫了银行,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