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们都说:“一棵树是否茂盛,从发新芽时就可以预见。”于是,我们往往也会这么想:从小就比别人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很成功。但是现在的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似乎每一个孩子长大后都能成为大人物。对他们来说,识字自然不在话下,英语、钢琴、美术、自然科学乃至体育也都样样精通,可以说个个堪称天才和神童。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这样聪明的孩子,相比之下,我的乾埙显得尤其笨拙,更不用说有什么过人之处了。刚上小学时他还不识字,上五六年级了晚上还会尿床,至于成绩单上更是看不见“优”、“良”之类的评语。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他15岁时,我让他独自去英国留学。依靠自己的实力,他从英国三大著名高中之一的拉格比高中顺利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英国最高学府——伦敦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现在,乾埙进入美国BGC金融公司,成为了一名金融投资家,常常往返于英国和亚洲各国。认识他的人,无不惊讶于他的变化。现在一定还有不少像乾埙一样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其他优秀孩子的阴影下,成绩不好,做任何事情都显得笨拙。也许他们的妈妈正在自责,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我哪里做得不够?

我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把我的真实故事告诉给每一位妈妈,特别是那些进步缓慢的孩子的妈妈,让她们看到我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印证“事在人为”、“后来居上”的道理。再笨的孩子只要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激发出努力向上的信心,终将会取得成功。在乾埙很小的时候,我从不强迫他学习,一直鼓励他健康地玩耍,有时甚至会陪同他一起玩乐。对于我的教育方式,身边很多人感到不解。他们经常会问我:“乾埙妈妈,你不担心你家孩子的学习吗?怎么总是带他出去玩?”我怎么会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呢?但是在我看来,对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健康地玩耍才是最重要的,会玩的孩子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不是短距离的冲刺竞赛,而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要想成功地到达终点,你就要学会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调节、分配力量。如果在起跑时用力过猛,孩子可能会中途累倒,或者在随后的比赛中,因为没有力气而渐渐丧失自信,落于人后。

由此可见,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有他们必须要经历的事情。我看到现在的孩子们,每天要往返于各式各样的补习班,错过了许多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比如说尽情嬉戏玩耍,集中精力读书,与父母敞开心扉探讨人生,独自寻找梦想,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在相应时期内,孩子错过了理应接收的东西,以后可能就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填补这块空白。此外,相信很多父母也知道揠苗助长的后果。在教育乾埙时,我尽量让他不错过成长所需经历的任何东西。在我看来,这决定着孩子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中的成败。但是众所周知,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选择这样一条.绝非易事。作为一个非教育者和一位平凡的母亲,我之所以义无反顾选择这条道.,是因为我对儿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

一路走来,让我觉得最重要的和最欣慰的事情,是我教会了孩子认识自己的梦想并勇敢地去实现它。虽然我不是佛教信徒,但却很推崇“啐啄”这一佛家用语。鸡蛋孵化,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谓之“啐”;母鸡为助其出而同时啄壳,称为“啄”。就是说,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不能单靠一方的努力,而要靠母子二人里外协力,而且用力点不能有错位。佛家以“啐啄同时”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常用来形容师傅与弟子之间的关系,但我认为母子间的关系亦是如此。这一用语告诉我们,母子二人要怀有一致的梦想,然后齐心协力去努力,才能成功。

同时,“啐啄”的故事也提醒我,要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自主能力。与其强迫他学习,倒不如帮助他找到学习的动力。在小鸡出壳前,鸡妈妈首先要觉察到小鸡破壳而出的欲望,才能给予它帮助。而这时鸡妈妈啄壳的嘴上,凝聚了全部的希望和努力。让孩子自己感知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产生兴趣且自主地向着目标努力,比起强迫他完成一道数学题、背诵一篇英语短文要难得多,但同时也重要得多。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所给予他的最大帮助,正是和他一起分析未来,帮助他发现自己的梦想所在。一个努力地追求梦想的孩子,尽管比别人要笨拙迟缓,但最后还是会取得成功。我觉得,最晚在15~20岁的时候,孩子们就要确立自己人生目标,然后切实地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他最大帮助的莫过于妈妈。因为只有妈妈最了解孩子擅长什么、喜欢什么,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虽然我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比谁都充满自信。乾埙刚上小学时,我就告诉他: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世界著名的金融投资家。从那时到现在,我无数次陪他畅想未来,有时只是开玩笑,有时则是认真地讨论。在孩子建立梦想并为之努力的过程中,我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他前往英国留学。

对于我而言,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这个过程不仅意义非凡,而且乐趣无穷。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会尽可能地给予子女最好的东西,也都会为子女的发展尽心竭力。但对于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优秀的孩子这一话题,每个家长却有不一样的答案。对于我来说,成绩优异的孩子远不如知道把握梦想、实现梦想的孩子优秀。乾埙从名校毕业到进入知名企业,这些都只是实现梦想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我经常为那些一心急于提高成绩,而忘记自己梦想的孩子们感到惋惜。而有的孩子即便怀有梦想,却迫于成绩单的压力,使梦想搁浅。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而言,即使眼前成绩不甚理想,但一旦他们认识到了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就会很快摆脱成绩的困扰,与其让孩子每天辗转于各个补习班,不如同他们坦诚地探讨理想。在这点上,妈妈能比那些所谓的专家对孩子产生更大的影响。至于学习上的计划,暂时搁置一下也为时不晚。从这一角度上说,妈妈可谓是孩子的“梦想建筑师”。想让孩子认识到实现梦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孩子问“你的理想是什么”,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天天跟孩子说“快去学习”。如果真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做梦吧!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讨为了使梦想成真还需要哪些努力。我一直坚信,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希望本书能带给那些为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而呕心沥血的妈妈们,特别是那些叹息自己孩子不如他人的妈妈们一些希望和帮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