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经营者、企业负责人等企业管理者都过着被追赶的日子。在公司的职位越高,每天就越要面对公司管理、工作和生活的协调、企业和社会的责任以及那些在多年前怎么也无法想象的课题。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从结论上讲,时代的洪流正在迅速地从“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向。
看不见的水槽
或许下面的内容离题太远,会让你大笑不止。但倒不如说,我的目的就是让你啼笑皆非。
你会说,“这些想当然的事情,还用写在这儿吗”?
但是,我却不得不写。因为当我试图断断续续地将那想当然的——不必刻意提醒其存在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时,我的大脑中的警报拉响了。某种麻痹着的感觉渐渐苏醒,我开始寻找一个出口。然后突然地,一面看不见的玻璃墙裂开了缝,我终于对自己的处境豁然开朗。
现在的我,就好像一只温水中的青蛙。
听说,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放到热水中,它马上会跳出去;但若把它放到凉水里,再慢慢给水槽加热,青蛙就不会逃跑,而是慢慢地死在水中。处在变化中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周遭变化的。正因为无法察觉到变化,所以等发现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我原本没有打算写下这一章。但在我进行构思时,它却成了本书必不可少的内容。或许你会笑我杞人忧天,我却依然要将这些话讲给你听。
让人费解的485家公司的企划书
那天,我将一沓答卷放在自己面前。
“前言”里面写过,为了梳理本书的内容,对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我向485名营销管理者、企划负责人发放了调查问卷,用来调查他们在目前正在企划的主题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同时允诺给参与者开一次讲座,活用我的“全脑思考模式”,为他们提出的主题找到突破口。
捧着这沓足足有五厘米厚的答卷,我开始通读每一份企划。每张答卷都没有按照问题的要求来回答,只表现了自己对事业的热情。而我翻阅问卷的手指却越来越沉重了。
平时不管多厚的文件,只要有30分钟便足够我处理。但这一沓企划案却无法在脑中留下印象。看到一半,我只好把它们放在了桌子边上。
那之后过了一周……每次瞟到那些答卷,我反而会先去处理其他的工作。现在想来,那时的我面对答卷已经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不安”,所以不愿意正视它们。
眼看就要到举办讲座的日子,这件事不能再拖了。我只好再次拿起那叠厚厚的答卷,逐字逐句地阅读。但还是觉得沉重不堪,没法集中精神。当我又一次合上还没看完的答卷,想要喘口气儿时,那份“奇怪的不安”变成了一句话从我嘴里嘟囔出来:
“看不懂他们……写的到底是什么……”
我不想正视这个问题,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和自己尊严挂钩的一件事。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就是承认自己在营销顾问上的无能。
至今为止的十年中,我处理的营销咨询业务数量已经累计成一个不小的数字。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有足够的自信去认为自己能解决商业上发生的绝大多数问题。但是否由于时代的发展速度太快,使得我十年的积攒都化为乌有了呢?但不懂就是不懂。我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自己是否已到了该退出江湖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