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学换句话说就是学习动力不足,严重的叫做厌学。主要表现有――
行为上懒惰,不愿意看书,贪玩,作业拖拉,散漫无计划,懒得动脑筋,学习不求甚解,容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专心看书和思考,兴趣容易转移,爱抄作业,做完作业后很少主动检查。
情绪上对学习冷漠、畏缩、常感无聊,学习时无精打采,觉得枯燥乏味,毫无乐趣,满足于死记硬背,依赖性强,没有明确目标。
多数孩子的厌学情绪还不构成心理障碍,他们不喜欢学习和考试,但还是可以克服自身的这种消极情绪而坚持学下去。但当孩子具有以下一些表现时,我们的教育者包括和家长就一定要认真考虑孩子的出路了――
◇学习一点儿都不用功尽力,被动地应付学习,作业马虎,行为散漫。
◇成绩差,但毫不在乎,考不好无所谓,天天混日子。
◇学习非常被动,把学习当成负担,因为害怕批评惩罚而不得不学。
◇为了学习经常苦闷、焦虑、抑郁、沮丧。
◇厌恶学校生活,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
◇孩子对4科以上失去兴趣,不愿意继续学习。
◇不想上学,经常迟到,甚至逃学旷课。
严重厌学的结果是让人非常头疼的。常见的后果有三种――
◇混学。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失去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破罐子破摔,并形成恶性循环。
◇闹学。不守纪律,爱出风头,和老师对着干,成为学业和品行双差的问题儿童。
◇弃学。自闭在家沉迷网络游戏,或拉帮结伙走向犯罪道路。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习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部曲。
厌学、逃学不是中国“特产”,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学生长期逃学的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将一年逃学30天以上的学生视为长期逃学。调查结果显示,在1999年小学生中有2·6万人长期逃学,初中生长期逃学者超过了10万,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按照逃学的原因,研究人员将孩子不去上学的行为分为以下8种:
(1)神经性因素导致逃学。
(2)精神障碍导致的逃学。
(3)厌学导致的逃学。
(4)暂时性逃学。
(5)不愿别离的倾向导致的逃学。
(6)发育迟缓导致的逃学。
(7)反抗性的逃学。
(8)其他种类的逃学。
强迫厌学心理严重的孩子去学习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根本强迫不来。摁住鸡的脖子强迫它吃米,都强迫不来,何况强迫一个人天天认真听每一节,好好做作业、背书?!
打骂、体罚不仅没用,而且很不应该,因为孩子厌学,甚至逃学或恐惧学习,不一定是孩子的错。
首先要找到原因。让我们做家长的多想想――
为什么年幼的孩子常问父母:“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去上学呀?”长大以后却常常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放假呀?”几乎每个小孩在上学前都渴望上学,上了学以后越来越不喜欢上学。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了,却有相当多的学生想逃离学校。
为什么一些学生高考结束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书,甚至撕书?
为什么连高考状元,也没有几个能大声地说:“我喜欢学习,喜欢考试”?
那么让孩子们厌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