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孩子斗智斗勇(2)

二、较量的“铁石心肠”。我和孩子过招,看上去对孩子的哭无动于衷,有人就认为我心肠很“硬”。我也见过心肠“软”的人和孩子过招的套路,其中掺杂了很多哄和劝的成分,结果呢,事与愿违,越哄越娇,越劝越赖,不但没有达成目标,还弄成了没法收拾的残局。其实,孩子把哄和劝理解成了妥协的信号。如果我们下定决心和孩子较量,就要把心疼与不忍先收起来,这样反倒加快了较量的进度,是对孩子的另一种“仁慈”。

三、愤怒不参与其中。在较量之初,我不但预设了“杀手锏”,而且预测了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冲突和对抗,所以曼曼哭鼻子、请外援、推我,都不会点燃我的怒火。我就站在那里,心平气和地“欣赏”一个2岁孩子的谋略。如果用大人的愤怒,制造孩子心中的恐惧,就不再是较量,而是伤害。

2.“治”好了表妹的失语症

我是个公认的疯丫头,每年暑假,去姑姑家玩,他们年年种西瓜,忙的时候,我就去看瓜。姑姑和姑父经常逗趣说:你吃的瓜比看的瓜还多!

每年的寒假,因为我最能闹腾,妈妈就派我去二舅家过年,我在那儿过了七八个年。二舅是高中老师,那些年在一个镇上的高中教书,他非常喜欢小孩。二舅家有个小姑娘,孩子长到两岁的时候,话都说全了。有一次,表哥带她出去玩,回来发现孩子莫名地就不说话了,最开始以为她不想说,也没当回事,时间久了,发现她是不会说,这回舅舅和舅妈着急了。舅妈很纳闷,不断地寻找原因,还真被她找到了。原来是小表哥带她出去,他自己贪玩,没在她身边,当小表妹在一家的大门口玩耍时,里面出来几头牛,其中一头从表妹的头上跳过去的。我现在一想这场景还觉得心惊肉跳!

表妹失语了半年多,我去过年的时候,发现她能听懂,但只用眼神和别人交流,有什么要求就去拉别人的衣角。舅妈和我说过好多次,怕孩子成了哑巴,她说她老家的一个堂妹就是因为惊吓变成哑巴的,当然也有乐观的人劝她,再长大一点就好了。

有一次,我们在整理照片,表妹也在旁边看。舅舅告诉她,这是姐姐,就听她在唇齿之间似乎发了“姐”这个音,但没出声。舅舅眼前一亮,让她再说一遍,她无论如何不肯,舅舅也就不再勉强,这事儿就过去了。可是我却忍不住琢磨这个细节,她既然能在唇齿之间说出来,再努力一点不就能发出声音来,得想个办法!

这时候我十二三岁,在家里已经“领导”好几个孩子了,所以我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总是爱琢磨小孩。某一天,心中灵光一闪,我有了主意。

我带小表妹出去玩,回家的时候,我快步进院,守住大门,不让她进。对她说:你说个“姐”,才能进来。她当然不说,很为难。我就假装要关大门,她不让,这样在门口僵持了很久,她被逼无奈,居然说出了“姐”字,我热烈地夸奖她,然后再去守住屋门,同样的把戏再来一遍。最初的几天,这个僵持的过程非常艰难,小表妹也确实为难到了极点。“姐”字练习了几天,就熟练了,舅舅和舅妈当然高兴。就由着我“折磨”小表妹。之后我再换别的字让表妹说,一切都容易起来。

就这样,“治”好了表妹的失语症。我现在也不确定,如果不强迫表妹说,后果是不是真像舅妈说的会成为哑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