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红颜遗事 第一部分(18)

我惊奇的是,姚姚从小目睹着男女之间的恩怨成长,可是,当她长大,她还能够这样热切地勇敢地表达自己,她还能够这样恳切地渴望着感情的安慰,她的心实在比我想象的要坚强多了。也许姚姚这样的人,是太需要感情,需要知道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可以热烈地爱上一个人。在一个人青春期的时候,想要爱的念头,常常要比什么别的都强烈。想要爱上人的念头,会像开锅的牛奶一样,在一分钟里面升高,“噗”地漫出牛奶锅,不可收拾。

姚姚也曾经有了这样的一天。

“那个男生长得说不上好看,在我记忆里是瘦小的,白白的,但很摩登的,骑着很好的自行车来上学。他的钢琴专业很好,但不要求进步,什么事都是无所谓的样子,也从来不争取入团,好像跟同学也不常常来往的。我的印象里,他就是个出身不好的小开。你知道小开的意思吧?”仲婉问。

“就是资本家的儿子。”我说,“那种头发梳得光光的,讲究衣着的,懂得享受的,一眼让人看出家庭背景非常不红色的男孩子,有一点点格格不入的遗少气味。”

仲婉高声地笑了:“你说得有一点像。我的印象里,他很像一个纨绔子弟,干什么都是吊儿郎当的,他跟要求进步的同学不怎么来往,所以我不怎么了解他。”

“但是他的琴好。”我说。

“那时候,专业好在学校有面子,可出身不好光功课好的同学也没什么前途,因为上大学是要看家庭出身的。工农家庭的孩子,专业不好,也可以保送到本科,一般家庭背景的孩子,除非你的专业很过硬。而家庭出身有问题的人,功课再好也没用。他的前途很有限,大概这也是他吊儿郎当的原因吧。我猜想。”仲婉说。

原来姚姚第一个喜欢上的,是这样一个男孩子。

“当时上海是有这样一小群男生,家庭出身不好,知道自己将来的前途有限,可是拼命读书。我也是那样的男生。”约伯说,“我们这样的人,从来不和团员来往的,连话都不说。其实心里是有点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这种人,功课学不好,所以别的事情上那么起劲,真本事一点没有。我们这样的人,就算是不要求进步的吧,在功课上和进步的人较劲。其实心里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前途,可在功课上还是一定要赢过他们团员。上劳动课,政治课,都不起劲,有时就逃课,大家骑着自行车就出去了。那时候,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玩法,听捷克来的爵士音乐,打拳击,骑英国自行车,读世界名著。”

这么说,也算是那个时代小小的异类少年吧。

“你们就是那种上海老克拉呀。”我说。

约伯不置可否地笑。

姚姚的专业成绩很一般,可是家庭背景比那个男生要红色一点。毛泽东一次又一次的接见,让她的妈妈在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已经内定好了的右派名单里消失。据说,上官云珠被解脱以后,另一个同事就顶了她的右派名额。在宣布以后,那个同事很快被送到青海劳改农场去了,就像约伯的姐姐一样。而过了不久,上官云珠跟着中国电影代表团出国参加电影节,要是有外国同行来访,她也总是被通知参加接待。那在六十年代封锁国门,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能和外国人有任何接触的情形下,这是至高无上的信任和荣誉。那是上官云珠的好时候,她从国外给姚姚带回了一尊象牙雕刻的小象,给灯灯带回的是当时最时兴的彩色塑料旅行杯,那是一个扁扁的圆盒子,里面有五个大小不一的塑料圆环,像中国盒子一样套着,把它们拉出来,就成了杯子。要是盛了热水,杯子就在水里散发出塑料淡淡的刺鼻气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