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饮食:脾胃调和百病除(5)

事实上,长夏时分,天气炎热,人体消耗的能量剧增,脾胃功能将有所下降,因此应吃一些清淡的蔬果,以减轻脾胃的负担,老年人尤为如此。

养生课堂

长夏是调养脾胃最好的时机,因此,老人此时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夏季炎热,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荷叶粥、绿豆粥等,以清补脾胃。

◇尽管长夏天气炎热,但脾胃却处于阳气不足的“寒”态,而且老人脾胃本就虚寒,因此,要注意脾胃的“防寒保暖”,尽量不食生冷食物,以免湿邪伤脾,导致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温养脾胃的食物,如生姜、荆芥、小茴香、藿香、大蒜等。

总之,长夏时,老人应顺应体内阳气释放和体内湿邪旺盛的特点,避免饮食的伤害。

相关链接

四季滋补事宜

根据四季节气不同,四季滋补该有不同的方式。

◆春日滋补 此时万物生发向上,可用升补,宜食猪肝、猪肉、鸡蛋、豆类和豆制品及新鲜蔬菜如韭黄、春笋、豌豆苗及新鲜鲫鱼等。

◆夏日滋补 此时炎热,人喜凉快,宜用清补,可多选食绿豆汤、荷叶粥、凉拌豆芽、糖拌西红柿、百合红枣汤、西瓜荔枝。

◆秋日滋补 此时气候凉爽,则宜平补,可多食银耳、大枣、蜂蜜、核桃、莲子、桂圆等。

◆冬日滋补 此时气候寒冷,适宜滋补,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鱼、核桃、红糖等温热性食品。

而四季宜通补,四季通补就是不分季节都可用的进补方法,宜平缓温和,常用食物包括赤小豆、扁豆、黑豆、豌豆、山药、丝瓜、木耳、香菇、土豆、大枣、鲤鱼、鸡蛋等,四季都可以选食。

7. 老人“吃饭”的学问

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释氏有过午不食之说,避死气也。《内经》曰: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故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

《应璩三叟诗》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量腹”二字最妙。或多或少,非他人所知,须自己审量,“节”者今日如此,明日亦如此,宁少毋多。又古诗云:努力加餐饭。老年人不减足矣,加则必扰胃气,况努力定觉勉强。纵使一餐可加,后必不继,奚益焉。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但使腹不空虚,则冲和之气,沦浃脊髓。《抱朴子》曰: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得此意也。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

《洞微经》曰:太饥伤脾,太饱伤气。盖脾借于谷,饥则脾无以运而虚脾,气转于脾,饱则脾过于实而滞气,故先饥而食,所以给脾,食不充脾,所以养气。

佛家有“过午不食”的说法,认为午前阳气上升,有助于体内生气的升华,午后阴气上升,不利于体内生气凝聚。因此,早饭宜饱,午饭应吃好,而晚饭应少吃。这种观点也很符合现代养生观点,白天人体能量消耗大,早午餐会为人体补充一天必要的热量。到了晚上,活动减少,能量需求下降。晚上该少吃,否则会加重胃部负担,影响睡眠,同时过多热量易导致肥胖,对健康也不利。

老人吃饭应“量腹而食”,即根据自身的消化能力而来,或多或少,需自己审量。不过,曹老先生却建议,老人进食时应宁少勿多。因为老人脾胃功能已经下降,不根据自身的消化能力,而一味地进食,容易惊扰胃气,增加胃肠负担。近年来,老年医学专家研究证明,老年人限制饮食摄入量对健康长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同时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另一方面,进入老年期后,体力活动减少,所需的热能也相应地减少了,故此,对老年人的热量提供也该相应地减少。所以说少食益寿。如果到老年而不减少食量,以致热量过剩,必然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