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共演强占我钓鱼岛的蹩脚双簧(8)

那是1991年5月,王恒杰应邀赴海南参加一次关于南海问题的学术研讨会。随着会议的进程,很多专家、学者详细分析介绍了南海的严峻形势,那都是一些让人揪心的消息。王恒杰在那间会议室里,一边听着与会者的发言,一边默默注视挂在会议大厅墙壁上的那张南海形势图,紧紧盯住了中国地图上在南海画着的9条断续国界线,心里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多少年来,凡中国正式出版的地图,在南海诸岛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有一条弧形的断续国界线。而所有的中国地图都把画着9条断续国界线的《 南海诸岛疆域图 》作为"附注图说"单列出来,摆到整幅地图的右下角,有可能被一般粗心的读者忽略。王恒杰作为边疆考古专家,懂得这9条断续国界线的来历,也深知其包含的神圣意义,那可是挂在祖国脖子上的一条金项链啊!

1840年以后,面对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豆剖的凄惨局面,不少爱国知识分子痛感国土沦丧,因此也逐渐强化了国土意识。他们开始悉心研究中国地理的历史沿革,着手绘制近代和现代版的中国地图,用国界线标明中国的疆域,并不断进行考证、修订和完善。民国十九年( 1930年 ),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水路地图审查条例,接着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由内政部牵头,参谋本部、外交部、海军、教育部、蒙藏委员会派员参加,还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 ),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终于将一幅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地图绘制出来,由国民政府正式向海内外公布,并且将有别于陆地国界线的海上断续国界线绘制在《 南海诸岛位置图 》上,总共11段。195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新审核批准,断续国界线由11段改为9段,一直延续至今。

这9条断续国界线,最根本的依据是中国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早在东汉时期,杨孚在《 异物志 》中所详细描述的"涨海崎头",实际就是现在的南海诸岛。在宋代,西沙和南沙群岛已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明确归万州( 今海南省陵水市 )管辖,历代官方编写的地方志,如《 诸蕃志 》、《 琼管志 》、《 舆地纪胜 》等都有明确记载。到了明代,海南卫一位姓柴的指挥佥事本着朝廷"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的旨意,曾"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清康熙十五年( 1676年 )重修《 琼州府志 》,进一步明确记载"长沙海、石塘海,俱在城东外洋,古志云万州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前些年,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已退休的高级工程师许森安,以《 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内涵 》为题,将我南海断续国界线的历史沿革做了系统整理,发表在海南一家刊物上。其中提到最具权威者,是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在公布中国地图的时候,特别行文广东省政府讲明《 南海诸岛位置图 》及其断续线的涵义,明确提出:"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滩,此项范围抗战前我国政府机关学校及书局出版物,均以此为准,并经内政部呈奉有案,仍照原案不变。"并且提出:"西、南沙群岛主权之公布,由内政部命名后,附注图说,呈请国民政府备案,仍由内政部通告全国周知,在公布前,并由海军总司令部将各该群岛所属各岛,尽可能予以进驻。"同时还强调:"西、南沙群岛渔汛瞬届,前往各群岛渔民由海军司令部及广东省政府予以保护及运输通讯等便利。"这个文件中提到的"附注图说",即附在中国地图上的《 南海诸岛位置图 》。当年在内政部方域司工作过的王锡光,是中国地图绘制过程的亲历者,也曾明确解释:"断续国界线画在我国和邻国中间线的位置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