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7月,郑和第一次率领大明船队从江苏浏河港出发,辗转来到满剌加。他与满剌加国王来到王宫附近的一座风雨桥边,俯视来往穿梭于海峡中的船只,又仔细观察身边买卖兴隆的草棚集市,以航海家的敏锐眼光发现了这个海峡贯通东西两洋非同寻常的地位和作用。他向拜里迷苏拉郑重提出,在岸边租借一块风水宝地,建设大明船队东西两洋物资集散的货栈。这位国王本来就对大明皇帝心存感激,郑和船队来到以后又帮忙除却海中龟龙( 即鳄鱼 )、山中黑虎之害,还教会当地百姓一些匠作和农耕技术,改善"田瘦谷薄"的生存环境,更增进了举国上下对中国的好感。拜里迷苏拉同时也领悟到,此事于满剌加不但经济上有增加税收的实惠,还可以借大明旗号以立威,至少暹罗等国再也不敢小瞧了。双方共赢互利,很快达成协议,破土动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留下了这样的生动描述:"中国下西洋船以此为外府,立摆栅墙垣,设四门更鼓楼,内又立重城,盖造库藏完备。"
这个货栈既类似商行,配备了专门人员就地买进卖出,包括采购永乐皇帝点名要的龙涎香以及其他番香、番药。同时,也是整个船队的集散中心,近3万人的船队至此既撒得开,也收得拢。郑和率领的主船队经占城( 今越南南部 )、爪哇等国而来,或先遣至暹罗等国返回的船只,都在此驻泊。并将沿途采办的物资及回航需用的钱粮入库封存,而后轻装前进,继续西行。待到遍访印度洋沿岸诸国,又回到这里休整。其他被派往沿途各地做生意的小分队,也按事先约定"先后迟早不过五七日俱各到齐"。然后将各国诸色物产及一应钱粮通行打点,装船封舱,等候风向一顺,便结队返国。从郑和留下的航海图来看,从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直抵非洲莫桑比克海峡,满载而往,满载而还,长达28年来来去去,可以想见这个货栈发挥的作用有多大。特别是后来离岸航行,横渡印度洋,那么庞大的船队和人口数量,没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远航补给点,显然是不可想象的。明朝人黄省曾在其《 西洋朝贡典录 》中称赞道:"郑和至此,乃为城栅鼓角,立府藏仓廪,停储百物,然后分使通于列夷......智哉其区略也。"
至于这个货栈除增加税收及本地就业人口外,还给满剌加人带来哪些实际好处,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没有发现更多的具体记载。不过从双方越来越密切的友好关系,可以窥见一二。永乐九年( 1411年 ),拜里迷苏拉主动提出要当面表达对中国皇帝的谢意,带着老婆孩子及540多名陪臣搭乘郑和宝船来到南京。朱棣给予很高规格的接待,除沿途有地方官府远迎高送,还亲自设宴奉天门接风洗尘,赏赐尤为慷慨。且留住多时,一日三餐好酒好菜,还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只不知有无古代版的桑拿及卡拉OK之类。此后,暹罗、爪哇一有欺负满剌加的动作,大明皇帝都及时派人前去降诏,晓谕这些国家"无开兵隙"。正如《 西洋列国考 》一书所说:"满剌加所得保境息肩者,皆中国赐也。"
满剌加国还一度产生"大树脚下好乘凉"的感觉,企图依靠大明朝廷坐大,曾以武力与爪哇争夺旧港( 今新加坡 ),双方在马六甲海峡摆开了战场。郑和率领船队及时赶到,居中调停,促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说明,郑和船队往返驻舶满剌加,带动了这个国家的发展,使其在各方面的实力都得到很大加强,不然岂敢与身边的强国叫阵?同时,也说明郑和并未因此而在这些邻国中分出亲疏厚薄,坚持一碗水端平,规劝拜里迷苏拉罢兵息战。因此,大明船队在满剌加建立的货栈也受到远近国家的青睐,周围许多岛国慕名而来,同中国船队进行互通有无的商品交换。郑和的高大宝船与本地的独木舟相映成趣,曾经成为马六甲海峡一道亮丽风景线。
可惜,大明朝廷的文武百官目光如豆,无法认识这个货栈对中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中的很多人,只关注自己能否从郑和取回的西洋宝物中分得一杯羹,以炫耀其在朝廷享受的特权和满足奢侈享受的欲望,其余一概"不作为"。朱棣本人也只顾算计每次下西洋带回多少可以开展朝贡贸易的国家,向往的是远近番国都来觐见的盛况。因此,这个货栈只是作为郑和的个人行为,其命运也只能与郑和个人的命运相始终。郑和最后一次率船队下西洋,因朱高炽曾下令罢停远航,间隔了好几年时间,在满剌加的货栈原本欣欣向荣的"外府"、"重城",已经人去楼空,几近荒废,让他很是伤感。沿途一些国家在中断交往后出现了不少新的变故,也让郑和忧心忡忡。他心力交瘁,不幸在归途中辞世,大明朝廷从此没了远洋航行,这个在远洋航行中诞生的货栈也漠然消失了。
时光并未过去多久,马六甲便在欧洲大航海中闪亮登场,骤然提升为世界最重要的港埠,成了所有新兴海洋国家的必争之地。中国在这里失去的,不只是一次走向世界的重大发展机遇,一个支撑今后继续进行大航海的远洋中转站,还失去了一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欧洲先后崛起的海洋强国,陆续通过这个喇叭口,一个不落走进南中国海,用种种和平与非和平、正当与不正当手段,频频叩击中国自我关闭的大门。
马六甲,就这么着成了"中国的一条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