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大明朝远航风帆的“禁海令”(1)

上个世纪末,葡萄牙为纪念达·伽马横渡印度洋500周年,向联合国申请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联合国秘书长大笔一挥批了,还确立了一个很好的主题:"海洋--人类的共同遗产"。

1998年7月,作为"国际海洋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国学术界在江苏太仓即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召开有关航海家郑和的研讨会。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几乎所有发言都不约而同替郑和鸣不平。从1405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87年、达·伽马横渡印度洋93年、麦哲伦环球航行114年。郑和率领的200多艘各类船只及近3万人组成的编队,先后7次往返西洋,时间跨度长达28年之久,这些都是欧洲那几位航海家望尘莫及的。人们一致发出疑问,享受"国际海洋年"殊荣的,为何不是郑和而是达·伽马呢?

不过,一些专家、学者也从欧洲《 马可·波罗游记 》之热,很快想到了中国汪大渊《 岛夷志略 》的冷。这位元朝时候中国的旅游家,曾附舶浮海到西洋,在书中也生动记述沿途国家的亲历亲闻,其中描述的异国风情和新奇物产同样引人入胜。然而,这本书在国内却被束之高阁,丝毫没有焕发出我们民族乘桴浮于海的激情。就是郑和本人,虽然被公认为世界级的大航海家,所开创的和平友好的远航之旅也备受世人称赞。而就其对世界的影响而言,竟是昙花一现,只能用"船过水无痕"来描述。上个世纪末,有位美国女作家为写郑和下西洋,曾赴东非一些国家追访大明船队的遗踪。她竭尽全力调动东非人对那次声势浩大的远洋航行的记忆,最终得到的只是从他们老祖宗那里流传下来的一声叹息:曾有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船队,像一片云铺天盖地而来,又像一片云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湖北女记者范春歌也曾重访郑和的西洋之路,沿途得到的印象亦是郑和的影响远不如欧洲那几位航海大家。这位女记者稍稍感到振奋的,是在东非有郑和船队失散的船员在那儿繁衍了后裔,其中还有一个女孩儿愿意来中国认祖归宗。此外,在印度海边见到了大约是当年大明船队留传下来的中国式渔网,还有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纪念郑和的几座庙宇,几块石碑,几眼古井......

历史本来很公平,曾经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机遇给了中国,中国却撒手放弃了这个机遇。何以如此?寻根究底,最直接的责任者乃是小农出身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犯了小农经济无法逾越的过失。他的一纸管了好几百年的"禁海令",与中国业已呈现出来的"向海而兴"的轨迹背道而驰,因此也导致了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背道而驰。

朱元璋年轻时劳苦奔波在淮西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放过牛,打过短工,当过四处乞讨的游方和尚,按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是个赤贫之民。他发迹之后不忘本,重视百姓温饱,注重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并感念"四民之业,莫劳于农",实行轻徭薄赋,在各地设立预备仓,积谷防农饥。这些惠农之举应当说都不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的农业经济。但他由此走向极端,重农而抑商,甚至规定农民可以穿丝绸,商人只能着粗布,刻意压制和打击那个"舍本逐末"的群体。据说,有个卖药材的小贩不慎抓错药致一病人死于非命,朱元璋抓来这人亲自审问,竟强逼其吞下一种毒药,带着阴冷的微笑察看其临死前的痛苦挣扎,以发泄对从商者的蔑视和仇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