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总结一件资本运营案例的经验得失时,常常会列出若干条专业性建议,但几乎没有人关注其思想的因素!而思想恰恰是灵魂所在,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它可以一下子改变人们对整个大局的看法,并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带来新的动力和能量。
就A公司这一案例本身来讲,我们在与该企业董事长沟通中也感受到了其作为领军人的思想力量。他常常超越专业本身的层面,提出指导全局的思想和出路,让整个局势豁然开朗,这应是该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他在刚上任后,就提出了将原工厂用地转让、再建新厂房的决定。当时,很多职工并不明白这种用意,认为负债再建新厂会毁掉企业,甚至有的职工联合起来对此举进行抗议和抵制。但当新厂房建成之后,这些职工才明白董事长这样决策的用意!近年来,当地的地价连续多年持续增值,已经升值近十倍,如果晚几年再建厂房,那么仅土地成本开支一项就是新建厂房全部成本的数倍;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新厂房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宣传,它给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正因为如此,在新厂房建成的当年,该企业就跨越亿元大关,实现了该企业为之奋斗50年也没实现的梦想!事实胜于雄辩,当初抗议最激烈的职工现在成了最坚定的支持力量,他们看到企业蒸蒸日上的景象,逢人就夸,还是董事长的眼光超前!
实际上,该企业的所作所为在资本运营上是一种常见的策略,被称之为“腾笼换鸟”之策。尽管该董事长在当初未必知道这一专业概念,但是他凭借思想的超前还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发展趋势,让企业抓住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资本运营中,还有什么比这种朴素的思想更为重要的呢?
企业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验证了思想的力量。A公司的董事长始终强调,合纵连横是企业唯一的出路。他所说的合纵连横实际上就是资本运营的联盟战略。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标,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企业战略联盟具有明显的战略性,注重于长期的目标实现和企业的整体发展。联盟是出于自发的、非强制性的;联盟各方仍保持着本企业的独立性和经营自主权,彼此依靠相互间达成的协议联结成松散型的整体。联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最好手段,而企业间“战略效仿”的因素,又加速了企业联盟的波浪式扩散。通过对战略的梳理,A公司明确提出了战略联盟策略:一是和供应商联合。必须超前地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最好是紧密型的,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二是和用户联合。用户所关心的问题是产品要更轻便、更安全、更廉价、更长使用期、更环保等。对于这些用户关心的焦点问题,A公司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把其作为企业努力的方向。通过改进工艺,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要求,帮助解决用户生产中的难题,以稳定客户、锁住客户,形成一个庞大的、拆不散的客户群体,实现由客户认知到客户满意,再到客户忠诚的彻底转变。三是和大客户联盟,用大客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A公司的产品销售。比如,农业机械要进入各地政府采购名单,必须要先想方设法进入蔬菜生产基地,进入一些大集团的采购名单。四是和竞争对手联合。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已经越来越弱,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了解越来越清晰,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清楚。企业除了给予客户更大的产品增值空间外,其竞争所使用的招法也越来越相似,客户对这些招法也越来越认同,正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合流”现象。因此,与其与对手相互挖墙脚,还不如和对手结成战略同盟,互惠双赢。此外,企业还要与大的设计院联合,通过技术合作,进入新兴领域和新的地区。
三是由点到链。从A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要减阻提速,必须具有系统思想。不能只针对某一点或某一个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脚疼医脚、头疼医头。如果只强调点,不强调系统,那么得到的只是点效率而非系统效率。在没有系统效率的前提下,点效率好比是无本之木,并不能持久,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需要以链思维来提高效率,应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链条:
第一个链条是产业链。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方向的多种可选性是一对矛盾,而沿着产业链延伸是一种有效地把企业做大的方法。企业可以沿着产业链寻找发展的支点,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支点上,把这一支点做精、做透,再靠这一点撬起更大的资源。A公司正是沿着农业机械这条产业链,从小型农业机具这一点出发,向同一产业内的其他农业机械发展,最后转到了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即钢材的加工与安装,从而使企业规模迅速做大。
第二个链条是价值链。正如“V”形曲线所描绘的那样,一般来说,企业利润最高的部分是研发、营销和服务,而制造环节的利润最低。在价值链上进行价值分析,有助于企业剥离赢利水平差的环节,从而集中资源、减少负重、轻装上阵,形成核心优势,最终实现超常规的扩张和发展。
第三个链条是供应链。供应链是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再到最终用户,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借助供应链,企业可以通过信任、承诺和合同的方式与各环节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在企业、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中介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合作关系,行使各自专长,从而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反应速度和供应速度,减少阻力、提高效率,使企业的竞争优势立即体现出来。
四是闲置就是浪费。由A公司的发展历程可知,企业资本运营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闲置就是浪费。为了防止闲置,企业要保持开放性、流动性和增值性:
开放性。资本主体所拥有的一切资本,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其运营的对象,都是可以增值的活化对象。因此,资本运营的对象既包括实物资产,比如原材料、设备、仪器、厂房、生产线、产品、存货等;也包括无形资产,比如专利、专有技术、行业许可证、商标、声誉等;还包括专业能力,比如讨价还价能力、供货速度和质量、创新能力、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流程控制、公关能力、促销能力、服务能力、信息反馈能力等,这些都可以被作为资本运营的对象。按资本运营的要求来看,资本运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流动性。开放之后必然是流动,但资本如何流动?资本流动的方式包括多种,主要的方式是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资本运营的这一特点表明,资本是要流动的,因为流动才能增值,而闲置就是浪费!
增值性。资本要流动,但流向哪里?资本要由回报率低的产业或产品流向回报率高的产业或产品。资本运营就是指在资本或所有者权益流入流出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实现资本增值。
资本博弈的非定向性逻辑、思想高于专业的逻辑、由点到链的逻辑以及闲置就是浪费的逻辑,有助于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减阻加速,而速度有助于企业获得经济性。速度的经济性是由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于1999年率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转换资源的数量,还取决于时间和速度。在上述四条逻辑的指导下,企业进行以并购为主的资本运营,开放了企业的视野,盘活了内外资产,使企业迅速获得生产能力、销售渠道、研发能力等资源,对后期进入的其他公司构成威胁,这与传统的新建装置或厂房相比风险要小得多。上述四逻辑包含着“不为所有、但求所用、流动才能增值、闲置就是浪费”等深刻哲理,字字千金、势如万钧,成为资本运营的灵魂,成为指导企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