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不破不立难发展

这是一家位于山东的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该企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家集体企业,最初生产灌溉机等农用小型机械。如图21所示,从销售规模来看,A公司的发展经历了慢走—加速—腾飞—扩张四个阶段:慢走阶段是指从建厂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的生产销售额一直在100万元以下徘徊;加速阶段指从1985~2000年,企业的生产销售额第一次超过1 000万元;腾飞阶段指2001~2003年短短三年间,企业的销售额翻着跟头向上猛涨,一下子超过亿元大关。也就是说,2003年一年的产值几乎等于前50多年产值的总和,相当于一年走了该企业近50年才走完的路!对于这种神奇的成长,读者至少有两大疑问:

图21A公司的发展历程

疑问一:一年走完50年的路,而后踏上快车道,其背后是怎样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该企业成立直到1985年,这段时间是企业的缓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没有拳头产品,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按计划生产,生存虽然无忧,但实现大发展也不可能。

1985年,企业开发出采用新技术的小型农业机械,企业开始进入稍快发展的阶段;但由于此类专业型市场狭小,加之多年忽视产品的研发,企业产值和利润只能是“利润年年有,小步慢慢走”,至2000年才使年产值突破1 000万元。从1985年到2001年,经历了漫长的16年时间,我们国家经历了“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GDP年均增长率98%,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但A公司此阶段的发展却落伍了,甚至没有赶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期间新产品投向市场的频率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在1994~1999年间,竟然没有一个新产品问世。“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这在A公司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头禅!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各方面,企业的表现都很一般。这时候的A公司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只是没有“死掉”而已,根本谈不上发展。这时候的A公司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延续原来的路线,步人后尘,亦步亦趋;要么打破原来的企业逻辑,重新进行产品定位、区域定位和行业定位,进行改制和改革,丰富企业的产品内涵,拓展企业的外部发展空间,开拓出新的发展路径!

2001年,企业研制出了微耕机,成功解决了塑料大棚内立体种植的精耕细作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劳动效率,而且市场反馈非常良好,A公司从此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期。2003年,A公司在当年步入了亿元产值的企业行列,实现了A公司建厂近50年都没有实现的夙愿。

疑问二:在一年走完50年路的背后,是怎样的力量在推动,才打破了其50年缓慢发展的惯性?新产品的成功开发,使A公司成功地撕开了市场的口子。但如果企业体制不变,那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生产销售和分配模式上,再先进的市场新技术也难以带动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于是,企业体制改革成为A公司为了突破自我而无法绕过去的选择!

2001年,也就是在实现新技术突破的这一年,A公司着手体制变革、实现嬗变。随着新董事长的上任,A公司实行了全员持股的民营化改制。A公司通过“利益趋同、风险共担、长期激励、持续创新”的全员持股计划,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吸引外部人才也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民营化改制,可谓一招妙棋,激活了全盘,无论是在行业前景、经营决策、规范管理上,还是在企业体制、法人治理、经营机制上,都为A公司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使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大大增强,A公司在客户的心目中开始树立优质、信任和负责任的形象!

深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会为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推动力。不只是在A公司,在其他企业,类似全员持股这样的改制都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力量。最突出的要数华为公司,只要员工在华为工作2年以上,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企业股份,此举曾为华为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对于A公司来说,改制同新技术突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A公司自2001年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集体制企业的民营化改造。随着民营化的改制成功,在2003年,A公司在迈上亿元台阶之后,又进入钢材加工与安装行业,企业已经进入相关多元化的轨道!钢材虽然是机械制造的上游企业,但是其与原来的机械制造部门所积累的数十年经验和知识没有关联,市场也没有协同,需要一切从头开始。A公司的扩张是属于相关多元化的扩张。这种多元化像把双刃剑,顺利会使企业跨上新的台阶,失利则会使企业陷入泥沼难以自拔,甚至影响主业的发展!

但由于A公司的全员持股改革使每个员工在事实上都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分享权利,使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相统一;因此,尽管多元化的风险很大,但是所有员工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上下同心、共克风险,仍然使企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企业产值持续上涨,大步向十亿元级迈进!

从小型机具到农业机械,再到钢材加工与安装,A公司由单产品到多产品,由单行业到多行业;产值也由百万级到千万级,再到亿级,再向十亿级迈进,成长速度不断加快,这就是A公司的发展脉络图!

企业大了,问题也变得多了。迅猛发展的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局势,让A公司七分欢喜三分忧。为了控制速度所产生的风险,A公司选择了借用“外脑”来梳理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我们在该企业驻扎近两个月,全程参加了这家企业的战略咨询过程,仅最终战略方案汇报就历时两天。我们分析得出,企业发展速度快的原因除了内在因素的推动,更有行业推动的影响。在迈上十亿元级企业的历程中,A公司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开展新一轮的厂房扩建,而在于企业是否能成功完成惊险的一“跳”,即能否从生产运营跳向资本运营。在资本运营时代,A公司不一定干什么事情都要亲历亲为,也不一定要占有或拥有多少资产,而是要充分整合外在与内在的资产以及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A公司抓住国家对农机补贴的三五年时间,迅速把主业做优、做强、做大,把企业包装上市,让资产在流动中实现增值,让财富在增值中实现裂变!否则,A公司很有可能丧失机遇,导致一步跟不上而步步跟不上,甚至有可能被别的企业兼并!

A公司究竟应当如何继承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突破制约速度发展的阻力和瓶颈,实现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呢?这是本章在接下来几节中要探讨的问题。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