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秦砖汉瓦(7)

 

刘苍何许人也?

刘苍乃东汉初年皇族中皇帝的近亲,汉光武帝刘秀时代的重臣,到了汉明帝时期,刘苍官至骠骑将军。刘苍曾因为自己是明帝的至亲而辅佐朝政,声望日益提高,内心深处极度不安,先后多次上书道:“自从汉朝兴国以来,皇族子弟没有一人身居公卿要位,请允许我呈上骠骑将军的印信绶带,退职并前往封国。”明帝无奈,只得准许刘苍退居封国,但不准他交还骠骑将军的印信绶带。

6年后,刘苍同诸位亲王一同进京朝见,一个多月后返回各自的封国。明帝亲自送行,回到皇宫后,倍感凄凉,怀念刘苍,并写下亲笔诏书。诏书写道:“分别之后,朕独自一人坐在那里,闷闷不乐,就乘车回宫。朕俯身车前横土低吟,遥远的观望与长久的怀念真让我心神劳苦。朗读《诗经》则更增加我的叹息与感伤……”

读者读到这里,一方面可能会为皇帝的人之常情而动容;另一方面,可能会纳闷:“以皇帝之尊,留住任何一位亲王在京城居住还不是举手之劳的事吗?”事实却并非如此。

距上一次明帝接见诸亲王10年后,新任皇帝汉章帝下诏,令诸王进京。章帝生性重视手足之情,不忍心与诸亲王分离,因此,便把他们全都留在京师。有关部门奏请派遣诸王回封国就位,章帝没有同意。

时隔4年,有关部门再次上奏,请示章帝令刘苍返回封国。章帝亲手为刘苍写了一纸诏书。诏书说:“骨肉之情出于天性,实不能以相距远近判别亲疏。然而我们数次相见,感情比以前更深了。想到你长期劳累,希望能回去休养一番,我打算签署大鸿胪的奏书,却又不忍心下笔。回望小黄门,命其传送此信,心中恋恋不舍之情,悲伤不能尽言。”于是,章帝亲自祭祀路神,为刘苍送行,流泪告别。这之后不到半年,公元83年春正月,东平王刘苍去世。

以上的这些场景和对话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宗亲关系中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刀光剑影。比如汉景帝时代的“七国之乱”及西晋时的“八王之乱”,唐朝时李世民兄弟的“玄武门之变”;明朝时朱棣叔侄的“靖难之役”……

让众亲王之间恢复至亲的天伦之道,这不能不归功于汉景帝、汉武帝和汉光武帝。

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结果导致诸侯王日益坐大,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汉景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又颁布“推思令”,使诸侯王直接掌握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日益缩小。东汉建国后,光武帝刘秀严密防止皇亲宗室干预政事,宗亲功臣各去封国就位,而封国面积很小,很难与中央政府对抗。诸侯王未经召见,不得进京,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皇帝和宗亲生离死别的场面。

公元85年,还有一件发生在北部边境的事情和东汉帝国密切相关。这年冬天,南匈奴和北匈奴在涿邪山交战,南匈奴获胜。

自从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用兵后,匈奴逐渐分化为西、北、南三部分,南部匈奴逐渐和内地融合,北匈奴日见衰落,众叛亲离,逐渐向北迁移。这一事实表明,东汉帝国开国60年之际,北部边境保持安稳态势,至少没发生大规模的边患。只有西北边地有一些零星的战斗。

3

马太后是东汉皇后中头脑最清醒的一位,她曾屡次劝阻皇帝为自己娘家兄弟封官的请求。她临终前夕,有关部门再次奏请为皇帝的舅舅即她的兄弟封侯。马太后听后概然长叹说:“我年轻时,只羡慕古人名垂史册,心中不顾惜生命。现在年纪大了,仍然告诫自己不要贪婪。所以我日夜警惕,想自我贬损。想不到临老却不能遵从自己的心愿,身死之后,我将永怀长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