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时光
电影院源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所有新发明的巅峰。当时发明了电报机(1837)、摄影术(1826-1839)、打字机(1873)、电话(1876)、留声机(1878)、胶卷(1880)、柯达相机(1888)、约翰·伊士曼(George Eastman)的电影胶片(1889),托马斯·爱迪生的活动画面照相机(1891-1893)、马可尼(Marconi)的无线电报(1895),以及电影视镜(1895-1896)。
爱迪生在电报、留声机和电的发展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用留声机作为他电影“发明”的模型。事实上,与其说爱迪生发明了,倒不如说他制作了第一个活动画面照相机,即电影视镜(Kinetoscope)。爱迪生的目标——创造一个“如留声那样用耳朵来听,却是用眼睛来看的设备”——是通过他的助手W.K.L.狄克逊(W.K.L.Dickson)实现的。这种设备本身是以艾蒂安-朱尔斯·马瑞(Etienne Jules Marey)的早期工作为基础的。
电影视镜与电报、摄影机、电话、留声机以及无线电报一起共同改变了19世纪末的文化面貌。由于信息几乎能够从不同的地理位置同时传递,以计量异地之间需要的时间为基础的传统时空观被重新界定。传统的时间观历经修正,正如摄影机能够抓拍此时此景一般,回避了更为原始的存在形式。摄影术与素描、油画和雕刻不同,它能在某些事件突然消失之前,记录下瞬间的场景,因此现在与过去都能从时间的轨迹中被保留下来,将其在不断的进程之中提取出来,定格成永恒。电影记录可以再现流逝的时光,而这在以前即便是利用摄影术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摄影术与电影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现代时间观,并且使之制度化。时间不仅能够被抓拍,而且能够被重新展示。而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一种商品。在过去,时间是被“度过”的,随后,那段时间的经历就永久消失了。但是由于使用摄影术,留声机以及电影,时间被对象化了。它能够在市场上以照片、唱片及电影的形式销售,能够无数次被重新体验。简言之,发端于19世纪末新的通讯技术通过把时间转化成一种可以再生和销售的产品,推动了大众文化的诞生,迎来了大众消费的时代。电影使时间的对象化与商品化成为其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种媒介,电影院意识到20世纪消费群体的目标,是工业革命塑造了他们的渴望。广告与其他宣传媒体鼓励这些群体去消费机器生产的产品。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包括从实物(如化妆品、衣服、居家装饰和食品)到非实体的产品(如电影)。电影院作为一个完美的消费产品出现,不仅因为它给观众一种消费的经历,而且充当了其他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的展示功能。正如查尔斯·埃克特(Charles Eckert)所认为的:电影是消费商品的陈列橱,包括缝纫机、打字机、电话、汽车、家具、时尚产品,这些商品正是有些观众所寻求的东西。
窥镜与放映机
直到技术从最初的窥镜(peepshow)的形式发展到在黑暗剧院里银幕上放映的影像时,电影院才作为大众消费的一种形式脱颖而出。而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只能在一种廉价的娱乐厅使用,这些娱乐厅只有几台机器,一次仅供一名顾客观看一部50英尺(约15-24米)长的短片。第一家娱乐厅配有5台机器。只要交25美分(或每台机器5美分),顾客就可以在不同机器之间走动以便观看不同的电影(或者在不同机器上欣赏职业拳击赛的不同比赛片段)。
电影视镜的拱廊是按照留声机业务厅的模式建立的,留声机在此前几年对爱迪生而言是很成功的。在留声机业务厅里,顾客戴着单个的耳机,在机器之间走动以便听到不同的录音演讲或者音乐。电影放映厅也起到了类似的功用。爱迪生更感兴趣于把电影视镜销售给这些业务厅(一台视镜大约250美元),而对放映的电影(一部电影大约是10-15美元)并不感兴趣,他于是排斥研发放映技术,其理由是:如果他制作与销售放映机的话,那么放映商从他那儿只是购买一台机器,即一台放映机,而不是多台。
然而电影放映商想让利润最大化,他们更乐意通过放映大量的影片,以及通过一次为成百上千观众放映(而不是一次只为一个人)和收取25-50美分的门票等方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一家电影放映厅于1894年开始营业,一年后,有些放映商,如卢米埃尔兄弟(Louis and Auguste Lumiere)、托马斯·阿玛特(Thomas Armat)、弗朗西斯·詹金斯(Francis Jenkins)、奥维勒(Orville)和伍德维勒·拉萨姆(Woodville Latham)(在爱迪生的助手狄克逊的帮助下)完善歌舞厅使用的设备,使合法的影院、当地市政厅、商场前面的剧院、露天市场和娱乐公园能为广大观众播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