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路向西:征服好莱坞(6)

事情缘起于1970年5月的屠杀。过分热心的州骑警向俄亥俄州肯特公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的一群举行反战示威的学生开枪,射杀了四名学生。此事成了导火索,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抗议示威行动。《街景》便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这些行动。斯科塞斯为学生被杀感到愤怒,他和一群来自纽约大学的学生和朋友一起(其中就有哈维·凯特尔——《谁在敲我的门?》和《穷街陋巷》的主演),投入到同仇敌忾的反战人士行列之中。这群人潮水般涌向华盛顿,开始了“越战”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战行动。华盛顿游行是《街景》的重场戏。这场戏以传统的反战口号开始,然后过渡到华尔街游行,最后将镜头对准了关键的华盛顿游行场面。结尾戏是在华盛顿一家饭店的房间里拍的,这是斯科塞斯承认他亲自拍摄的惟一一场戏。这场戏表现的是一场喧哗无序的辩论,辩论围绕着政治忠诚与艺术完整之间的关系。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讨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我用电影胶片表达出:没有人知道该做什么,不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每个人都冲着其他人大喊大叫。影片在争论正酣的时候戛然而止,因为恰在这时胶片用完了!我就这样结束了工作。我想‘很好’,这是上帝的旨意。”于是《街景》就这样结束了,结束于激烈的言辞和政治表态之中,就像巴别塔上的情景:争先恐后的吵嚷颠覆了人道主义价值,而人道主义价值恰恰是斯科塞斯努力追求的。仓促的结尾反映出了斯科塞斯从《街景》这个项目里感到的幻灭:和经验不足的学生一起工作;使用代用设备;一会儿被指责政治倾向太明显,一会儿又被指责为还不够政治;雪上加霜的是,斯科塞斯的哮喘病恶化了,病情迫使他第一次使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种种不利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斯科塞斯几乎不愿承认自己参与过《街景》。《街景》在1970年纽约电影节上放映后得到了一定的好评,虽然我们不清楚这种好评究竟是针对它自然真实的风格,还是针对它的政治时效性。反正,它迅速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由于它发行不广,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找到它。斯科塞斯声称自己在《街景》中的作用微不足道,并拒绝把它收进自己的作品目录之中。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它也许让斯科塞斯对制作政治倾向过于明显的电影倒了胃口:“最终,我们只看到了绝对的无望……不是一无所获式的绝望,而是人类(对于改变现状)的无能为力。”也许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也许是因为社会重心的转变,也许是面临着经济的压力,或者也许只是因为“绝对的无望”;但无论那原因是什么,在此后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里,再也没有了《剃须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街景》那样的政治冲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