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路向西:征服好莱坞(3)

所谓“梅尔维尔的白色”,就是《白鲸》(Moby-Dick)里面阿亥伯船长不顾一切追捕的那条著名鲸鱼,暗示因执著的追寻而导致的毁灭性——这与美国在越南的作为颇有相似之处。作为人类欲望的隐密对象,白鲸最终拒绝被定义。它神秘莫测,不可捉摸,也和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一样。这场战争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变得越来越难以说明。单凭着剃须者的不由自主和异常洁白的浴室,斯科塞斯就有足够的理由将自己的作品类比于“梅尔维尔的白色”了。不过,此时他心里也许还想着梅尔维尔的另一个著名短篇小说《放债人巴特雷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小说主人公巴特雷比也和斯科塞斯的剃须者一样,平静地在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毁灭,无路可逃(前者的环境是办公室和监狱,后者的环境是白色浴室)。斯科塞斯曾考虑在《剃须记》结尾中使用一组越南战争的记录镜头,也曾想过把它拿到纽约反战游行中去放映,但最后都没有实现。实际上,这部短片首映于1968年纽约电影节上。首映时,战争镜头被去掉了,只在字幕上保留了“梅尔维尔的白色”以及“越南67”。若没有这两条密码似的字幕,《剃须记》也许不过只是“一部电影艺术的完美之作,一个黑色喜剧的单纯练习”。

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的“越战”纷争中,斯科塞斯究竟站在哪一边?这可以从他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所做的感人工作中看得一清二楚。这部划时代的纪录片,记录了在1969年8月,纽约州贝塞尔(Bethel)附近马克斯·雅斯格(Max Yasgur)的农场上所举办的长达三天的摇滚音乐会。这部片子激情四射地为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并被一些评论家视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会电影。《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导演迈克尔·沃德利(Michael Wadleigh)是斯科塞斯的老朋友,也是斯科塞斯在纽约大学的同事。沃德利曾经为《谁在敲我的门?》做过16毫米部分的摄影。这一次,他请斯科塞斯作《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助理导演和剪辑指导。传统看法认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成就主要在于它忠实地呈现了现场的原貌。这个看法是十分公正的,但是大多数人却忽略了它在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比如它那复杂的分割画面(split-screen)的叙事技巧,以及震撼人心的录音效果。在为纪念“导演剪辑版”(“Director’s Cut”)发行20周年所撰写的文章中,评论家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指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宏大的拼图结构”,使它“超越了单纯记录的表象……尽管运用了精湛的剪辑技巧,并且引入了多重视觉形象的手法,画面总是与音乐的节奏和发展息息相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