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蝴蝶饼与耳朵(16)

日军不久就攻陷了V城,当生活回复秩序,董富就开始出外找工作。新成立的日本市政府为了控制人口,推行归乡政策。董富于是又带着儿子回广州西村,在一家衣车公司打做车针。因为缺乏钢材,唯有自行研究出用旧单车和伞骨来溶造和加硬打磨的方法。那又少不免给儿子上一课。回到老家,董富大概也难免想起昔日龙金玉的种种。但他没有再打开电报机皮箱,也没有再谈到关于龙金玉的事。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国军重占广州,有人上门找董富,说军队需要无线电人材。董富起先推辞了,后来电报局长亲自写信来,才不得不答应。董富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他不要配枪。正直人董富随何世礼将军带领的新一军紧急南下,抢在英军之前从日本人手里接收V城。因为家属不能同行,就把儿子暂时留在广州让董钧照顾。那时董钧已经是个自食其力的青年,在一家工场当学徒。据董富忆述,新一军是当时国军里配备最精良的部队,又说,当时是新一军首先开进V城的,英国海军随后才赶到。可是,国军却没有乘机宣示对V城的主权,结束V城的殖民地统治,反而把受降的主权拱手让回给英国人,只是列席仪式,之后就匆匆撤回内地。于是V城的殖民时期又延续了达半个世纪。新一军撒出V城之后,董富立即申请退伍,返广州接了儿子,再回到V城塘尾道。这次他知道,他不会再到任何别的地方去。

董富停下来,不再辗转,不再变化。他在东方船务做过船上的无线电维修,又在国民政府位于中环的电台工作过。儿子董铣念小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也到过中环水星大厦的V城市电台录过音。董富后来买了部美国车床,在深水埗租了个小单位,做些零件制作小工。直至儿子们长大,就开了董富记,让他们包办工程,自己正式退休了。董富心想,儿子董铣的名字来自一种机械车床,做零件制作最适合不过。后来董富记搬到塘尾道198号A地铺,儿子们已经成家立室,住在楼上,董富就住在工场里,每晚呼吸着机油和金属碎屑的气味入睡。董富每天在董富记坐柜台,写账簿,听收音机,看报纸,生意都由儿子去做。曾经好学不倦的董富不再接触新制品,对无线电工程的新技术一无所知。不看电视机,不坐车子,不看西医,不穿新装,不用原子笔。他拒绝一切后来出现的事物,他的时间停在龙金玉二十四岁那一年。他甚至不接电话,有时候儿子们不在,电话响了大半天,他也好像没有听见。他差不多不说话,除了和儿子们日常事务上的交谈,整天也沉默着。正直人董富彻底沉回他那底质的幽闭里,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热爱求知的青年,曾经向一个女孩每天发放表面重复单调,实则隐藏着波动的空中说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