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山雨欲来(1)

第一篇 龙须宴

01山雨欲来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因为一个十七岁的姑娘,扬州城一夜之间鱼价暴涨。

按说沿江的渔民理应喜不自胜,然而他们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涨价的鱼种不对。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鲥鱼热卖的季节,两广人常说“春鳊、秋鲤、夏三黎”,这三黎就是鲥鱼,长江三鲜之首。广东的巡抚提督们干着急却没口福,鲥鱼四到六月间溯河而上,最初的美味还是得由两淮人先尝,并且鲥鱼娇嫩,出水即亡,等运到广东的时候味道早就变了。

扬州城里的大盐商们,最喜欢派遣几条小船,雇专业的渔民,在焦山急流中张网捕捞。网是有讲究的,常捕鱼的人都知道,鲥鱼生得最娇贵,别说是见风见光,哪怕是用手碰碰鳞片,它都会立刻不动,所以苏东坡称它为“惜鳞鱼”,已经清高到一定境界了,不能用平常的网来捕。有经验的渔民都会选择用河草加蓖麻绳,蓖麻绳在里,河草在外面,好比是打了一层伪装,以鲥鱼的智力,在被捕捞上来的瞬间,绝对分辨不出来这东西是草还是网。并且河草下水之前还要用鲜活的鲫鱼刮擦一遍,以便保留鱼的腥气。这个气味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老渔民们发现,在同水域里面,鲥鱼最瞧不起的就是鲫鱼,或许正是出于这种罕见的清高,有鲫鱼在场的情况下,它们就不会轻易死掉。

这么一来,从下网,到捕捞,到提上网,鲥鱼都能保证鲜活。而船上又早已经置办好了柴草锅釜,请好了高明厨子,提上来之后,不等鲥鱼反应,就立刻加工放到锅釜里。然后船夫迅速划桨回扬州,到平山堂的时候,鱼熟味香,盐商们刚好在此等候品味,跟亲自到焦山烹食毫无差别,还优雅从容,免去了舟艇波折之苦。

不过这一般是大盐商的做法,小一些的商人既想凑热闹尝美味,又没那么多钱撑面子,因此还是会选择比较实际的方式:等渔民捕捞回来,直接购买,活鲥鱼的价格是死鲥鱼的二十倍,如果是非常鲜活的大鱼,一条能换二两白银,抵得上六石稻谷。这一季的捕捞,就能让扬州城边上的大部分渔民过上半年舒服日子。

然而没想到,今年鲥鱼的价格跌下来了,平常不大起眼的鲤鱼和鲶鱼价格却翻了几十倍。说起来也可笑,这种跟自己生意息息相关的消息,渔民们居然还没茶馆里跑堂的知道得多,半杯茶水下肚,不免又有人开始打听起来。

“今年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帮老爷全换口味了?”

跑堂的搭眼一扫,发现说话的人不是熟客,再一看,长袍又肥又大,外面加了领衣。明眼人看得出,这种袍子是前些年的款式,叫做“一裹园”,现在时代走得这么快,别说是冲进来的西服洋装,就是长袍也早变了模样。如今扬州城里流行的是又短又瘦、带立领的半掩襟式,并且还用的是南洋来的毛料。凡是要点脸面又有点闲钱的人,早就置办了一套新款式了。如今还穿着十几年前流行的旧袍子,只能说明这人是在打肿脸充胖子,多半是瞎折腾的菜贩子鱼贩子,最爱凑到茶馆里打听行情,还非想装作事不关己的模样。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