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米凯莱?阿皮切拉
“传记”(biography)和“自传”(autobiography)这两个术语首次被用于莫瑞蒂的电影,是在他的第一部标准长度影片《失落的一代》首映之后(Auty,1979,第170页),随即被用来指涉他此后的大部分影片,还被回溯至第一部超8毫米长片《我行我素》。同时,批评家们达成了共识,认为从自传的视角看,莫瑞蒂的全部作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他在片中饰演自己的影片,以及他在片中为角色所替代的影片。第二个部分还可以再分为两个子集:以米凯莱?阿皮切拉这个可谓是莫瑞蒂的另一个自我为主角的影片;以及在主人公和导演之间几乎完全不存在联系的影片。最后一个子集至今惟一的代表就是莫瑞蒂的影片《儿子的房间》,它与自传问题没太多关系,我们因此不会分析到它。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的注意力将放在所谓“阿皮切拉影片”上。
初看起来,这一影片群也是高度异质化的:莫瑞蒂扮演着不同年龄和职业的男人,他是一个学生、一个电影工作者、一个教师、一个神父、一个政客、一个运动员。这种角色的多样性似乎意味着,他们是不同人而非同一个人的肖像。然而,就莫瑞蒂的影片中多次暗示到精神分析模式而言,“如果人们以‘自己为何人’为题写出一篇可提纲挈领的故事,那么这故事将是重复性的。对弗洛伊德来说,重复是遗忘的一种最令人迷惑的形式”(Phillips,1994,第69页)。因此悖论就在于,莫瑞蒂给我们的角色初看起来互不相同,但都与同一个纲领性的故事相联系,这一事实正支持了他在影片中构造的是个人真实自传的观点。譬如,所有的主人公都生活在类似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尽管已经成年,却仍然要么与母亲或双亲住在一起,要么是独自一人。他们的感情生活总是混乱不堪:他们对自己出生的家庭爱恨交加。他们中的每一个也总是爱着一个女人(名字一般都叫西尔维娅,也就是莫瑞蒂的真实生活伴侣的名字),同时又不愿或不能接近她,或在她表达爱情的时候加以拒绝,《金色的梦》和《比安卡》中都发生了这样的情形。进而言之,这些人大多可谓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想要改善社会,他们拥有或在寻求一种乌托邦观点,他们在政治上很激进,他们又都经历了信仰的改变。此外,绝大部分的阿皮切拉们都以一种“电影方式”思考问题--他们的语言中充满了取自电影的隐喻和措辞,他们非常关心意大利电影的现状,他们的行为甚至时不时就像电影中的演员一样,譬如在《失落的一代》中,米凯莱和女朋友说话的时候经常使用“电影对白”。我们还可以在场面调度(mise-en-scène)中确认出这种连续性,譬如在《比安卡》和《弥撒结束了》中,米凯莱?阿皮切拉都住在顶楼公寓中,有一个种满植物的大阳台--很类似于《两个四月》中南尼和西尔维娅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