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存在吗?(1)

第一章  南尼?莫瑞蒂的自画像:一位谦卑的艺术家

我和自己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

我说自己宁愿只制作关于自己的影片,这并不是因为自负。很简单,这是我惟一能够做的事。

--南尼?莫瑞蒂

自传存在吗?

所有批评家在讨论南尼?莫瑞蒂的电影时都注意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传和元电影的性质。在本章中我们将验证这一主张;但在开始这样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先明确,自传性对一部影片(或任何艺术作品)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了区分“自传”和其他相关的文学形式,如个人化随笔、日记、游记、自传体小说和回忆录等,已经有了不少的尝试,但就本章的意图而言,我们无需关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什么区别,而是将它们全都看做“自传”这同一文类的不同个例。按字典的定义,自传是以作者自己的生活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这一定义固然简单,却很有问题。一些批评家声称,所有艺术都是自传性的,因为它即便没有表现艺术家为外界(包括艺术史家)所感知到的生活事实,也还是暴露了他/她的“内在生活”、观念和情感。然而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说法,那么自传这一概念就失去了方法论效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么进一步限定自传的概念(一部特定的影片、绘画或小说是否表现了他的生活,需要艺术家自己来确认),要么将自传区分为广义(所有艺术都是自传性的)与狭义(只有某些小说、绘画和电影才是自传性的)两类,并专注于后者。

另一个恰成对立的意见则认为,没有哪个艺术作品是自传性的,因为自我是不可能完整而精确地再现出来的;再现是选择和提炼的产物,它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主观和片面。譬如说,为了忠实展现导演的生活,一部影片就必须和生活本身一样漫长,而且许多场景在逻辑上和技术上是不可实现的。进而言之,作为传记或自传影片主人公的艺术家即便由本人来饰演,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也会转变为象征,不再是真实的个人。观众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影片本意是作者的自传,或者认为影片中对他生活的指涉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可能对影片作出不同的阐释--这是关于爱、嫉妒、童年或其他人类普遍境遇的影片。一些自传性影片(文学自传中也有这种情况)甚至没有说明影片主人公是电影工作者这一事实,或者方法隐晦,使不知情的观众很难注意到其中的自传元素。譬如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镜子》(Zerkalo,1974)和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就是这样的影片,在温迪?埃弗瑞特(Wendy Everett)看来,它们的一大特点,就是会被观众看做是关于他们自己而非影片作者童年的电影(Everett,1996)。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