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试图定义Web2.0 的人来说,这项工作都是个挑战。2006 年,我与皮尤互联网集团(Pew Internet Group) 合作撰写了一份文件。我对Web 2.0 的了解来自朋友寄来的一封电子邮件,他让我观看了Google 视频搜索服务里的一段业余剪辑,这段视频播的是两个中国广州某艺术学院的中国男孩假唱后街男孩的《我喜欢这样的方式》(I Want it that Way)。夸张的面部表情,协调一致的动作和背景画面中一个无动于衷的人,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这段视频异常搞笑。
虽然他们与我相隔万里,但这两个男孩极尽搞怪的动作实在让我忍俊不禁。那天我也不由自主地将这个链接发给了我的几个朋友。不久后,这两个男孩就以“后舍男生”(Back Dorm Boys )的身份在互联网上火速窜红,他们之中小个的叫韦炜,大个的叫黄艺馨,两人已经获得了超过百万的点击率。这两个学生从简单的假唱视频中不断积累人气,最终签约成为摩托罗拉中国地区的代言人。虽然像病毒一样散播的内容对web 2.0 来说并不陌生,但病毒式的营销对于较早的web 1.0 却是个专业术语。发生转变的可不只是发布者所创作的传播内容。2005 年5 月,我们开始在网上传播这些在宿舍、地下室、家庭工作室制作的网络视频,一拨特定的网络用户已经成为了内容创造者。
在我试图定义什么是web 2.0 之前,我还从未收到过如此多的负面评论(或仇恨邮件)。从我收到的评论来看,我最大的罪过是将MySpace 看作一种社交网站,从而使其打上了web 2.0 的烙印。我真不明白为何这个定义会引起这部分读者的愤怒。尽管每当我提到“Web 2.0”,很明显都会引起公众的不少反应和唏嘘声,但它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一个几乎无法定义的专业术语。
但我坚持自己对web 2.0 最初的定义,即那些允许用户自创内容并与其他用户共享的网站。我认为这是对web 2.0 这个术语最好的诠释,它有助于强调前2.0 网站(以下称为web 1.0 )与新启用的网络2.0 版本之间的差异。
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中,教育类里最受欢迎的网站是恩卡塔(Encarta),它本来是一个基于传统的芬克与瓦格纳多卷精装百科全书(Funk and Wagnall’s multi-volume hardbound set )的光盘版,1995 年微软发布了基于百科全书的光盘和网络的混合版。到2000 年,几乎所有的传统百科全书了都开发了在线版本,但这个版本仅是沿袭了传统的出版模式,文章均由专业人士撰写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