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雷里在二十一岁时就意识到感情生活和艺术崇拜对智力的压抑,决定放弃爱情与诗歌,潜心于数学和形而上学,随后提出古纯诗的理论。
抵制爱情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很多人身体力行的。笛卡尔、霍布士、莱布尼兹、洛克、休谟、康德、叔本华、尼采,他们做为哲学的单身汉都有不结婚的光荣传统。孤独的天才克尔凯廓尔是在二十八岁时止步于婚姻的。他说,不仅婚姻,就是伦理也会对一个人具体的使命和抱负产生根本性的阻碍。
弗洛伊德博士在弄清楚了“里比多”以后,也断然拒绝依赖女性肉体和人类作为物种所命定的角色,努力将其升华到人类的普遍的动物需求之上,把性要求和性活动降低到不同寻常的程度,至四十一岁时,他便断然中止了与妻子的性关系。
还有一些人也对爱情有着很高的“觉悟”,以伤风败俗被判两年苦役的同性恋者王尔德这样对自己总结:刻意追求、万分考究的物质生活,刻薄讥诮的哲学,迷惑感官,毫无理智的安逸,都能缩小想象力,使更细腻的感受能力迟钝……
天才是非意志认识的最高形式。其基本条件是理性和激动性对生殖力量不同一般的支配。所以,天才是敌视代表生殖、代表理智对生存和谋生意志的屈服的女人的。这是谁说的呢
记不住了,我只知道小说里要没了爱情,就没了女性读者。
《我的儿子是凶手》马拉默德
六旬的老父亲对患孤独症的儿子十分关心痛爱,可儿子却偏偏不领情。老人每天站在走廊里爱怜地看着儿子,并在儿子离家去街上或海滨散步时偷偷地、远远地跟着。儿子对生活一直没有建立起信心,他就一遍一遍地说,“从前不易,现在也不易,这就是生活。”老人两脚站在冰冷的海水里,帽子被海风不断地吹落,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追着儿子,不断地抽泣着。
《简·爱》艾米莉·勃朗特
19世纪,来自英国乡村的孤儿简?爱,从小就寄居在舅母家里,不幸福的舅母以虐待她为乐,需要灵魂拯救的简?爱随后又被送进了以实施体罚的残酷教育着称的洛伍德学校。在那里做过六年学生后,又成了那里的教师。看来她不想用同样的方式去折磨更多的简?爱,于是应聘到了一个庄园当家庭教师,在那里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相爱。当他们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有人揭发这位庄园主15年前已结过婚,并把他疯癫的妻子关在庄园的一间密室里。
简·爱只好出走,收留她的里弗斯兄妹帮她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职位。后来,简?爱继承了一笔遗产,并得知收留她的这对表兄妹是她的表亲。爱情又一次敲门,她的表兄约翰为了要寻找到印度传教的助手,想与她结婚。简?爱拒绝了。但她的心里深埋的爱情终于使她重返庄园去寻找昔日的恋人。庄园已成废墟,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单手残废,但简?爱还是决定留在了他身边。
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情感了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就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许多人都应该记得这段著名的表白,这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初高中晚会上被朗诵最多的台词。那时的我每每看到都是最漂亮的班花校花上台去朗诵这段,就恨不得要找一个校花把婚结了。
后来的情况呢?
后来呀,我就读到了苏曼殊,他说:小说增缘,助发淫事。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
《温暖的河流》欧斯金·考德威尔
一个青年男子在试图结束和告别一个女子的脉脉温情时,发现了潜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意。故事可以说没有故事,只是一个青年心理变化的过程。那朦胧的情感始终糅合着对一条温暖河流的感觉,通篇弥漫着浓郁的诗情。小说营造的幽暗而温暖的氛围,以及简洁而颇为传神的意识流叙述十分独到,结尾是这样的:“我要马上到江边去,用手去摸摸那流水”。
《第三者》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