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杰鹏: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

作家/学者:北师大国学研究所 史杰鹏博士

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如此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我们每个中国人对它的毁灭都耳熟能详。这样一座几乎平地而起的庞大的皇家园林,它像蛇一样蜿蜒的围墙内,有着数不清的亭台楼阁,看不遍的奇花异卉,览不尽的水光山色。可是,在1860年10月18日这一天,它在英国士兵的火把下,瞬间化为齑粉。抛开这些纵火者的罪恶行径不谈,这样的焚烧,恐怕也是世上最罕见的浪费行径之一,150年的时间方才完工的杰作,英人一炬,可怜焦土。而在这熊熊烈焰之中,庞大的清王朝也像一个伤痕累累的巨人,缓缓地倾颓。

圆明园的建筑,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有代表儒家的“九州清晏”,有代表道家的“方壶胜境”,有代表佛家的“舍卫城”,甚至还有代表西洋的“大水法”,但它的绝大多数建筑则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代表着江南风景的氤氲缠绵的风光。在它的设计者雍正和乾隆的心中,“人间天上诸景备”的圆明园,充分显示着封建帝王“万物皆备于我”的辽阔情怀。这样,它就不仅仅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而是中国传统封建王朝宏丽博大的象征。这园子里一切的一切,虽然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毫不相关,它遭到焚毁后,却奇妙地变成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一道深邃的伤疤。只是因为,那园林的一草一木虽然都是皇帝的私产,而它代表的文化却和每个老百姓息息相通。它受到的一切侮辱,每个中国人似乎都能感同身受。从这点来看,它永远无法复制的美丽反而是那么的无足轻重。

因此,像《圆明园》这样一部记录故事片电影就天然地具有了史诗的特征。随便一个画面,浸润到历史的古井中去,都有着汲不尽的悲怆。

《圆明园:一个王朝的背影》是和电影相配的书,它不但收罗了电影所有的优美解说词,而且有导演本人创作的历程回顾。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要做好这么一部电影,需要导演花费怎样的精力,和拥有怎样的一种对历史的感悟。他用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方式,将一代名园的繁荣和衰败令人惊讶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而从解说词每一个字的背后,却可以体会到更深一层的含义。他让我们明白,园子遭到焚毁固然让人叹息,而举国上下思想上的顽固不化恐怕更令人慨叹。

电影和书的题目都为《圆明园》,我们从中也确实可以看到精美绝伦的画面,在电脑特技下,当年圆明园的主要景点都难以置信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但不得不说,电影和文章的主体仍不是园林,而是历史。

历史,很多时候都有教育的功用,《圆明园》也不例外。

但它教育得毫不枯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