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边疆: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

香妃的故事

乾隆帝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爱妃叫香妃,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香妃,是世居叶尔羌的新疆伊斯兰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为和卓,故被称为和卓氏,也称霍卓氏。其父阿里和卓为回部台吉,哥哥叫图尔都。香妃和大小和卓同属于”和卓“家族,是同高祖的本家,不同曾祖的分支。

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企图分裂祖国,不仅遭到广大维吾尔族人民的坚决反对,也遭到本族多数贵族及本家的反对。在清军平定叛乱时,香妃一家不仅不支持,而且起兵协助中央政权平定叛乱,为祖国的统一、边境的安宁和民族的和睦,作出了积极贡献。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香妃因家族有功而被召进京,时年二十六岁。香妃进宫后,备受乾隆皇帝的宠爱,先由贵人而升为嫔,继而又晋升为容妃。乾隆皇帝十分尊重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专门为她在宫中设了回族厨师,还特意为她在住处的大理石墙上镌刻了《古兰经》经文。

额敏和卓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定历次和卓叛乱,特别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维吾尔族人民及一些首领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历次的平定都与他们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额敏和卓是吐鲁番历史上的统治者和精神领袖,也是一个民族英雄。

1733年,清政府为了保边安民,避免准噶尔的侵扰,决定让额敏和卓率部万余人迁居安西瓜洲垦荒种田。

1754年,乾隆皇帝认为额敏和卓熟悉敌情,勇敢善战,便命其统带当地的维吾尔人,远征伊犁。对于额敏和卓在征讨中的突出表现,清政府特发上谕”加封扎萨克辅国公额敏和卓为镇国公“。1755年,额敏和卓率众返回吐鲁番。

1756年底,额敏和卓在平定莽葛里克发动的叛乱中表现突出,被册封为”贝子“。

1758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额敏和卓被命为参赞大臣。1758年底,额敏和卓随兆惠进攻小和卓据守的叶尔羌,被围之后,额敏和卓与兆惠一起英勇杀敌,以少胜多,一直坚持到清军来接应,表现极为突出。

1759年,清军向大小和卓盘踞的喀什葛尔、叶尔羌发动最后进攻,额敏和卓仍以参赞大臣身份随兆惠一起出征。额敏和卓因战功显著,随后被清政府”加恩晋封郡王“,正式由贝勒晋升为郡王。

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以后,命额敏和卓留驻叶尔羌,管理当地维吾尔人的事务。额敏和卓在叶尔羌期间,安置流民,兴办水利,开垦荒地,为当地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恢复做了大量工作。

1777年,年老多病的额敏和卓不幸病故,享年83岁。清朝政府得知额敏和卓去世的消息后,派人前往祭奠,并”加恩赏银五百两治丧“,其郡王爵位由儿子苏来满承袭。为表彰额敏和卓一生功绩,乾隆皇帝曾在中南海紫光阁为其挂像,并亲自为之题词说:”吐鲁番族,早年归正,命赞军务,以识回性;知无不言,言无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转移。“

额敏和卓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移民屯边,开发新疆

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由于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北边疆地区地旷人稀、疮痍满目。从”以裕边储,以垂久远“的目标出发,清王朝力图在兵屯的带动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农业人口迁移建立多种屯垦并举的格局,其中特别提倡内地人民迁徙到新疆从事农业开发。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759~1761年)连续发布上谕,阐述移民实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移民开垦,满足边疆劳动力需要,同促进全国范围内人口流动,缓解内地人口压力联系起来。

在倡导的同时,清廷又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内地人民完成向新疆的迁移。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首先实行有组织的移民出关,对招募、转送、安置及落户后的生产等各个环节做出妥善周密的安排,尔后又对落户后的农户放宽起课年限,定六年升科,有力地保证了应募户民在迁入地有时间和力量开垦耕地,安居乐业。乾隆四十三年乌鲁木齐已有搬迁来的内地贫民11854户。受有组织移民的吸引和鼓舞,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原本只身出乡经商或佣工的人纷纷呈请移眷来屯,”闻风而往“。移民屯垦取得显著成效,天山北路的经济面貌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形成一个新兴的农业区。

道光年间又加强了对南疆地区的开发,在林则徐谪任新疆期间,主持移民兴屯工作,他采取因地制宜、毫无偏见的办法,主张既不能阻挠内地人民进入南疆,也不能因为南疆曾经发生动乱,就对维吾尔族人民百般猜忌,无视他们的垦种能力及生产需要,合理地解决了开垦方式和土地分配的问题,使南疆传统绿洲农业区的开垦热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