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介子推之名――孟云卿《寒食》(1)

以介子推之名

――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放火烧死介子推一事了吧。在重耳东躲西藏亡命天涯的时候,介子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来给重耳充饥,救了重耳的命。而当重耳贵为一国国君时,介子推则视荣华富贵为草芥,带着自己的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本想重用介子推的晋文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想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馊主意。大火漫山遍野地烧开去,持续三日才势头渐微。介子推却始终没有出来,原来母子两人的生命已经在大火中烟消云散了。晋文公为此大哭了一场,但悲剧已经无法挽回。从此民间有了该天不生明火,借此纪念介子推的传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孟云卿写这首《寒食》的兴致,正是被这个节日引发的。诗人于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流落荆州一带,过着非常落魄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对身心的严酷磨难,久而久之,重压之下的人的魂魄或许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当千种滋味齐涌心头,又长久不散时,那种反复咀嚼的姿态就是最好的写作状态了。

“二月江南花满枝”,这是一副温暖的图画。寒食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江南一带已经迎来了春天的气息。花朵竞相开放,生机一片盎然。这样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不仅看在眼里,而且暖在心里。但是随即孟云卿笔锋一转,“他乡寒食远堪悲”,把开篇营造出来的点点暖意全部一扫而空,寒食节的“寒”字,突然凸现出来。

“他乡寒食远堪悲”,一个“他乡”一个“远”,这两个词语相辅相成,加之又被诗人特意叠加使用,则更能渲染出孟云卿“寒不能语,舌卷入喉”的苦楚。孟云卿是关西人,离江南千里之遥。失意落魄,又赶至客居他乡。本来温暖的食物经由口腔细细咀嚼,再到胃里的轻轻蠕动,温度和饱足感还能够给失意人带来些许哪怕是很小的安慰。可是,恰逢带有一片肃杀之气的寒食节,冷硬的食物,只能让人感觉更加凄冷。若一个人连从食物中获得安慰的权利也消失不见的话,他心中的悲痛,似乎还真的无法找到真正恰当的词来形容。

粮食,是一个人得以存活的根本。同样,粮食也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存活的根本。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都是天道。尤其在以土地生产为基础生产的封建社会,选种、播种、耕耘、收获到入仓,无数人力物力都投入其间,每一件都是大事中的大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而在整个过程中,火,同样也是无比重要的。从远古开荒时放火,到做饭时的灶火,火焰像一个魔术精灵,在跳动中提炼生命的精华,它更像一个图腾、一个象征。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寒食节是人们表达最高敬意的神圣节日,鲜有更隆重的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