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豪情万丈――杨炯《从军行》(2)

激情澎湃的杨炯随即展开了美妙的联想。“牙璋辞凤阙”是写远征的军队、军威。牙璋,本是一种兵器,后来演变成为帝王调遣军队的符信。重大军情、人事更迭,皆需凸凹两块牙璋相符后,才能执行。这里,杨炯用牙璋代指军队,凤阙代指皇城。这句诗整饬的对仗,也暗示了远征的军队军威齐整。随后,诗人想象部队千里奔袭,星月兼程,弹指一挥间,竟然就“铁骑绕龙城”了。

诗歌行文至此,人们仿佛听到了万马齐喑;看到了冲车云梯前赴后继。杨炯若是荡开笔墨,细细描绘响彻塞外夜空的刀剑争鸣之声,或是工笔刻画敌方尸首漫山遍野,血流成河,以映衬我方军威浩荡,也是顺水推舟,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显然更善于别出机杼,使诗文跌宕起伏。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几乎是完全避开战争实况的写法,从战争的环境,以及战争中的代表物入手,杨炯着实辟开了一道属于自己的幽径。

塞北的天气变幻莫测,不一会,就大雪飞舞,天昏地暗。青天白日里,仿佛日近黄昏,军旗上的图腾都无法看清,而三军将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和敌人搏命厮杀,浴血奋战。狂风呼号,充塞天宇,人们连站立都很困难,更何况身披铠甲,手拿兵刃?正在这个时候,雄壮、急促、紧密的鼓点,穿过风的帷帐响彻耳边。给疲惫的人们再次注满了无穷的力量……

这样的画面,震撼、决然、一往无前。

这样的幻想,激越、豪迈、气壮河山。

这样的诗文,刚健、轩昂、整肃雄浑。

若是这些全由一人引出,那么,当这个人拍案而起,发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声音时。我们是可以相信他的真情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