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悲悯――王昌龄《出塞》(1)

跨越时空的悲悯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国的版图,曾经在唐朝时达到过一次极盛。那时唐朝的疆土南至今天的老挝、越南,西到中亚的咸海腹地,若向北信步走去,大可饱览贝加尔湖的塞上风光。而往东,则吞下过半个朝鲜。贞观四年时,大将李靖领天兵灭东突厥,威震天下。从此,众多少数民族无不望风而降。为了管辖这片辽阔到史无前例的泱泱疆土,以及多如恒河之沙的子民们,唐朝设置了六个都护府处理边关事务!真龙天子唐太宗,也被拥为天可汗。

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当时,是任何一位天朝臣子都会引以为豪的。投笔从戎,在边关建功立业,然后归来封王封侯的愿望,自大汉过后,再一次悄然兴起。“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股臆想中的浪漫,甚至支撑了众多从军者的全部信仰,似乎只要到达边塞,信马游缰的晃上数载,就能衣锦还乡了。

在这股浪漫的豪情遮天蔽日的时候,还是有人能保持冷静的。他们的思索和言论,像平地陡生的惊雷,振聋发聩。王昌龄,更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诗人生卒年月不详,据后人考证,大约生在武则天圣历元年,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正值盛唐光景。王昌龄的诗才,可谓久负盛名,尤其写得一手好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

他和王之涣、高适、李白、孟浩然等人都有交往。尤其是和孟浩然的交情,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从贬谪之地岭南返回长安,途径襄阳时,诗人去探访自己年轻时,曾“二人数年同笔砚”的兄弟孟浩然。当时孟浩然的疽病还没有完全痊愈,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孟浩然和王昌龄开怀痛饮,哪知孟浩然旧疾发作,回天乏术,竟为这次会面搭上了自己的命!怎能不让人对此长吁短叹?王昌龄的真性情,从这个掌故里可见一斑。也许只有这样富有人情味的诗人,才能写出《出塞》这样的极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绝唱吧。

《出塞》,是乐府诗的题目。这首七绝沿用了不少乐府中的常见意象。如关、山、月。《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这三个意象重叠使用,把明月的幽静,边关的萧索,苍山的旷远剪切到同一个画面中,寥寥几笔就把边关的悠远和悲凉勾勒的生动非常。算得上是一字千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