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云标当即表态可行,两人在焦急中等到了休息日。学员们难得有一整天休息,除了洗衣服,就是睡大觉,因为校方规定学员休息不准离校外出,其实就是准许离校也是无处可玩,四面都是湖区,进城又太远。所以,休息日睡懒觉是同学们最佳的选择。
桂云标这天早早就在库房的后门等着,此地是僻静之所,平时就很少有人来,更别说是休息日。桂云标耐着性子听后门的动静,好不容易听到了后门打开的“吱呀”声,徐飞跃提着一个包裹蹑手蹑脚地出来,桂云标向他招手,并指指河边的筏子,徐飞跃会意点头,脚步走得更轻快,两个人上了竹筏,桂云标就松开绳子,徐飞跃撑开竹筏就向渔村方向划去,大约过了一根烟的功夫,竹筏前面出现了渔村,渔村四周都是丘陵和齐人深的芦苇,桂云标一看此地真是上天给他准备发报的天然场所,他俩一上岸,就钻进了芦苇丛中,桂云标找到一处干燥的地方,让徐飞跃架好电台,桂云标让他观察四周的动静,便极熟练地向延安呼叫。
一直注视“向北03号”报务员动静的延安监听科,一听“向北”再次出呼,都兴奋异常,张秋生更是格外高兴,终于盼到了“向北”再次发报,和他取上联系有望,他拿出早已准备的加密回电,只等“向北”的电报发完后,按他指定的波段回电,他便会得到延安的指令了。
张秋生一看值机员抄收的电文,知道“向北”还在重发上次的电报,等他发完以后,稍停了一会,张秋生亲自上机按“向北”指定的发报波段给他发了一份加密电报。张秋生精神抖擞,电码清晰流畅,报速均匀,点划准确,没有发一个错码,正在抄收的桂云标也是喜悦满胸,他终于等到了延安回电,这证明延安早已收到了密电,想到今后可以直通延安,桂云标真的有一种孩子找到娘的感觉,他一边抄报,一边落泪,站立一旁的徐飞跃也为他高兴,两只手不停地搓动,一个劲地小声念叨:
“联系上了,太好了……太好了……”
通联很快完毕,桂云标把电报纸揣进内衣里,徐飞跃急不可待地问:
“北边说了些什么?”
“电文加了密,回去破译出来才能知道。”
“你有密码?”
“没密码上次的加密电报是怎样发出的?”
徐飞跃悟然,摸着头笑:“听电键声,北边的报务员肯定是个老手。”
“那还用说,你听他的发报是多么的流利清晰,比我发报的水平不知高出多少!”
“快回去吧!译出了电文可一定要告诉我!再不许把我当外人!”徐飞跃神态庄重,口气凝重。
桂云标笑着连连点头,两人上了竹筏往回赶,当他俩回到大库房放回电台时,居然没有碰见一个人。两人为发报顺利而击掌相庆,桂云标和他分手后,就往宿舍跑。他要去拿暗藏的密码来破解延安的指示,脚步是越跑越快。
张秋生和“向北03号”联系上后,马上报告了翁海潮,翁主任立即报告了敌工部长,部长指示监听组仍然要日夜监听“向北03”再次出呼,因为他得到延安的指令后,一定会再次向延安来电,所以,必须日夜监视他的出联。
翁海潮表扬了监听科全体工作人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终于取得了重大战果,和“向北03”取得了联系。
听到主任的表扬,张秋生的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像这样高兴的日子,自冷月走后,张秋生是屈指可数,他搞不明白,冷月临走为什么不向他告别,家里有急事也不会急到说一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吧!上次她离开延安,也是匆匆而别,说是去上学继续深造,实际上是担负特殊任务去了英国;这次说她家里有急事,必须由她出面回家处理,又是不辞而别。但这次是他俩深交相知后的不辞而别,他就觉得此事有些蹊跷,未必她这次家有急事又是托辞,又是去执行特殊任务?但他仍然觉得就是有重任在身,也不至于不来和他说几句告别的话吧?难道他这样红军出身的人组织上还信不过?所以自冷月突然消失后,张秋生一直郁闷,总有点提不起精神,翁主任找他谈心,他也有怨言,翁海潮只能好言相劝,希望张秋生以工作为重,相信冷月不辞而别一定是事出有因,他如果真的相信冷月的人品,就应该等她归来,到时,她一定会向他解释不辞而别的原因的。翁主任的劝慰多少还是缓解了一些他心中的苦闷,但他失落的心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好转。翁主任叫他耐心等冷月归来的话还是给了张秋生一些慰藉,他坚信她一定会像上次那样,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给他带来意外的惊喜,可他哪里知道,他这一等就是10年,他和冷月再次重逢竟是1949年全国解放后的事。1949年初,张秋生母亲病重,临终前她希望看到儿子解决婚姻大事,就是她死了也好闭眼。为了让母亲不留下遗憾,在苦等冷月而得不到她任何消息的时候,他和电讯室的一位女同事结了婚,翁主任尽管对此事有保留意见,但他也不好叫张秋生再苦等冷月,特别是他母亲已是弥留之际。在全国欢庆解放的大喜日子里,张秋生和冷月在一次英模会上相逢,但已物是人非了。张秋生为自己没听翁主任的话坚持等冷月归来而内疚,冷月为有情人不能结合而伤感,两人会后只得洒泪而别,半年后,经组织介绍,她认识了飞行员巩凡,不久便结了婚,婚后夫妻生活幸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