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心理学,让你成为社交达人(8)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个性,要想实现全方位互补貌似并不可能。可事实上,只要你了解了对方的需求,就能够对症下药,使自己成为对方需要的、能够与之互补的人。当然,所有人都不会将自己的需求全部挂在嘴上,这就需要你主动去了解对方。

展现自己的魅力在于能够给对方提供贴心的帮助,这就像面对暴徒的女孩儿需要人保护,而你恰恰提供了这种帮助一样;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需要你真实了解对方的需求。魅力即由此而来。

吸引力智慧絮语

了解交际对象的真实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性格上来说,对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伙伴?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对方需要你具有什么样的行事风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牢记一点:交际方面的需求并非物质层面的“想要什么”,更多的是心理方面潜在的社交需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去想对方缺什么东西,而是要去想对方可能需要哪些言语上的安慰、表扬和情绪上的响应,甚至目光表露的赞许,等等。

07做别人讨厌的事,吸引力会变成排斥力

“还是好朋友呢!怎么得罪她一次就和我绝交了?这样的人很明显不值得交往。”一个朋友这样抱怨。我们不用追究她们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我们不应忽视这件事所反映出来的警示。

心理学词典

近因效应的产生原理:人类的记忆都有一个逐渐模糊的过程,而且越是时间久远的记忆在人类大脑中的留存量越少,这就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正是记忆力的这种存在模式,使得近因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

为什么仅仅做了一件令我们感到讨厌的事情,我们以前对他所具有的吸引力就急速转变为了排斥力呢?这种情况可以用心理学的近因效应来做解释。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你先后给对方产生多种刺激时,最后一次,也就是最近一次刺激起关键作用。这里的近因就是指交际个体最近一次给对方造成的刺激。

近因效应的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加以证明。

首先,他编纂了两段文字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关于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性格行为描写,不过这两份材料的内容却截然相反。在第一份材料中,吉姆是一个为人热情、性格外向的阳光男孩儿;而另一段文字中他却成了一个待人冷淡,而且不善交际的人。然后,洛钦斯将这段材料分别读给两组人听。第一组先听到的是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听到的是关于他冷淡内向的文字;第二组的接收顺序与第一组正好相反。最后这两组人会对这个男孩儿有什么印象呢?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近因效应的正确性。第一组人认为吉姆性格冷淡,而第二组人认为吉姆性格外向。

通过这个实验,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文章开头那位朋友其困惑的原因所在呢?仔细回想,你在与人交往时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以前你对一个人印象如何,最近他做某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总是最深刻的,甚至这种印象能够完全颠覆以前你对他做出的结论。也许你会用“人总是会变的”来解释这种印象,但事实上,在你内心深处起作用的还是近因效应。

张惠和小菲在公司是一对好朋友,她们一起下班,一起逛街,在工作中也是互帮互助。在别人眼里,她们简直比亲姐妹还要亲。张惠比小菲年龄稍大,所以在平时相处中,总是以“姐姐”自居,有什么好事情一定想着小菲。如果小菲办错了什么,她也总是很宽容地一笑了之。可是,最近这一阵子,张惠好像对小菲产生了很强的厌恶感,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密切了。

“我一直觉得小菲是个很单纯、为人很正派的女孩儿,可没想到她竟然会为了升职去巴结上司。我真看错了她。”张惠为人非常正直,所以对一切溜须拍马的行为都很反感,对此小菲也心知肚明。可就在上星期,张惠无意中见到了小菲讨好上司的一幕。从那以后,张惠对小菲的态度就变得恶劣起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