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的争霸(3)

(五)吴越的崛兴

吴自商朝末年(前12世纪)泰伯立国后,其后数百年,吴国毫无历史的纪录。直到春秋中叶泰伯的十九世孙寿梦(前585~前561)时,才有确切的年代可寻。前584年,楚大夫申公巫臣,因在国内制造桃色事件,无法立足而奔晋。那时晋正疲于争霸,巫臣乃献连吴制楚之策,并亲自使吴,劝寿梦叛楚,教授吴人射御阵战,大大改进了吴人的战术。吴本是附楚的,自叛楚后,经常以陆军在淮河长江之间,西攻楚的东北境。前519年,吴灭州来(今安徽寿县),它是楚的属国,也是楚的东方重镇。其后数年,吴又灭掉楚的其他属国巢(今安徽巢湖市)、钟离(今安徽凤阳县)、徐(今安徽萧县)等,予楚以严重的威胁。这时楚也连秦拒晋,但没有多大功效,而吴渐成为楚的心腹大患。至吴王阖闾(前514~前496),得楚臣伍员及军事家孙武的辅佐,国势益强。前506年,吴国由蔡人引导,大举伐楚。吴军溯淮水西上,至今河南省境,舍舟登陆,然后南下,大败楚师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县),五战而攻入郢都。楚昭王奔随(今湖北随州市),赖秦哀公出兵相助,共同击吴。吴以孤军深入,又因争夺战利品,军中发生不和的现象。而越国的军队,又乘机攻入吴境,因此吴军不得已而退。楚虽勉强复国,但这次所遭遇的创痛,却空前深巨。其后昭王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市),是为鄢郢。春秋时代的大战争,像城濮、邲、鄢陵等战役,战期大都为一日,接战只一次即决定胜负。但这次战役,自柏举之战至楚都沦陷,共历十余日之久,其间连续战斗多次。再从吴军的舍舟登陆看来,吴军中当有一大部的步卒。这些都在显示这次战争,已接近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式。

越人的历史,到春秋末期才有较详的记载。春秋末,其王允常(前510~前497)在位时,国势渐强,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其后吴师伐楚,允常即乘虚袭吴。吴王阖闾为报夙恨,于前496年伐越,时允常已死,其子句践在位,双方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市),吴军大败,阖闾伤足而死。子夫差继立为吴王,于前494年举兵报仇,败越军于夫椒(山名,在太湖中)。句践以甲盾五千,退保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一面卑辞向吴乞和,夫差应允,越才得以保存。此后吴乃不以越为意,一心向北方发展,与诸夏的国家争霸。

吴的北上,第一个目标是鲁。前487年,吴大败鲁师,盟于泗水之上。其后又连续伐齐,威震北方。越王句践,则乘夫差兴高采烈之时,积极致力于生聚教训,准备报仇雪耻。前482年,夫差大会诸侯于黄池(齐地,今河南封丘县),鲁哀公及晋定公等皆亲自与会。就在这时,吴国传来越人攻陷首都姑苏(今江苏苏州市)的消息。夫差狼狈而归,与越人展开长期的战斗。结果夫差屡战屡败,终于前473年自杀,吴也灭亡,这时已是战国初期。至此长江下游地区,入了越人的掌握。越灭吴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因为一举而灭亡一个头等大国,在春秋时代是没有的。

句践灭吴后,也想循夫差旧轨,图霸中原。他曾与齐、晋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周王曾使人“致胙”,以示宠异。至于他的称霸事迹,详情不得而知,只知他于前471年曾废立邾君,其后又会合鲁、宋,纳卫出公而不果。鲁哀公想借越之力,抵制国内强横的氏室,也未成功。这些都可说明越人在干涉北方国家的内政,其强大也就可想而知。句践并迁都于琅玡(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与邾、鲁为邻。其后六传至无疆而亡于楚,那时已是战国中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