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部下指点左宗棠怎么送礼

钦差大臣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正月初一,左宗棠接到六百里快马递到的圣谕:“陕甘总督、一等恪靖伯左宗棠,着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钦此。”

显然,为事权归一,朝廷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不得不把“钦差大臣”职衔授给左宗棠,以便左宗棠能在粮饷募勇之事料理完备后,尽早入陕,扭转陕甘的被动局面。

接旨不久,左宗棠又收到杨岳斌及刘蓉快马送到的信函各一件。

杨岳斌在函中向左宗棠通报,老湘军统领刘松山所统带部队十七营,马队三起,已飞速抵陕并解除西安之围,并通报鲍超各营,因粮饷尚未备齐加之鲍超本人旧病复发,全队尚未开拔的实情。

刘蓉则向左宗棠讲述了因乔松年掣肘,致使“月饷欠悬,饥寒交迫,死者无葬埋之费,伤者无医药之资,各军将领日来弟寓泣诉”的窘境。读过刘蓉的信,左宗棠气得一夜未眠,他暗道:“陕省局面坏得如此之快,全系乔松年滞怠饷糈所至!”

所幸刘松山已抵西安,这总算能让左宗棠松上一口气。

左宗棠就陕甘目前的形势以及如何办理等事,给朝廷拜发了《敬陈筹办情形》及《筹拟购练马队》,又附《恳恩敕下杨岳斌、刘蓉悉力支持》一片,恳请朝廷自己未到任前,仍由二人主持大局,自己可以从容展布;抵任后,与二人共同维持局面,把陕甘两省的局势稳定下来。

左宗棠以为,放刘蓉做陕西巡抚,一定比乔松年任巡抚更合适。刘蓉久经战场,颇知兵事玄妙,而且筹饷有方。左宗棠担心刘蓉革职回籍后,再难有出头之日。于公于私,都该上折奏留刘蓉、杨岳斌。

但朝廷并不这么想,一个月后,圣旨下到大营,驳复了左宗棠奏留刘蓉的请求。圣旨以不容回旋的口气写道:“杨岳斌迭经有旨,责成将甘肃军务妥筹整理,准归该督调遣。刘蓉于捻踪入陕后,屡次催令出省,终以抗违,去冬灞桥之挫,已降旨将其革职,毋庸留陕,以为疲玩者戒。钦此。”左宗棠长叹一口气,只得作罢。

转日,左宗棠着刘典统勇先期入陕,自己拟待马匹、枪械以及粮饷办理妥帖后,再拔营跟进。

刘典离开汉口第五天,左宗棠又收到朝廷十万火急递来的圣旨,告以据陕西巡抚乔松年奏报,陕西形势危急,军心、民心日渐涣散,着其迅速入陕,勿在鄂停留。

圣旨最后命令左宗棠:“该大臣务当先其所急,迅往镇压,并以屏蔽晋、豫,断不令遽行入甘,致碍该大臣种种布置。”

左宗棠接旨色变,等传旨差官离去,便大骂道:“这个乔鹤侪,他这是发得哪门子神经?陕甘粮饷无出,不把粮饷料理妥当,你让几万大军怎么剿贼!陕省的事,是生生坏在他这个王八巡抚手里!本部堂到陕后,看怎么同他算账!”

骂归骂,气归气,左宗棠又不敢不奉谕拔营。他只能一面西行,一面料理未尽事宜。途中,左宗棠陆续接到圣旨。

一旨曰:“杨岳斌奏八旬老母病重,自身病亦增剧,恳请开缺回籍。着宁夏将军穆图善暂署陕甘总督,准杨岳斌交篆回籍。”

左宗棠收到此旨苦笑不止,杨岳斌、刘蓉这两位同乡,他一位也没有留住。

一旨曰:“裕瑞奉旨赴蒙古等地为入陕官军采办马匹已成,现已分起解赴陕甘总督衙门,交穆图善;富明阿奉旨已率麾下吉林马队五营,并新募年力精壮炮手千余名,拔营向陕西进发。”

一旨曰:“两江协饷已由曾国藩、李鸿章派人送抵西安,四川、福建浙协饷已启运。”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四月初八,左宗棠率军抵达樊城。

在樊城,左宗棠收到穆图善军情快报,称:“入侵新疆的中亚浩罕汗国帕夏①阿古柏,已统率麾下安集延人,突然占领库尔勒以西地区,并赶走新疆伪回王布素鲁克,公然建立‘哲德沙尔’汗国,自封‘毕条勒特汗’”。

 

读书导航